A股继续“市值下沉” 寻找“小盘成长”的点状扩散
广发策略团队戴康团队呈现微观结构调整再现应对策略周末五分钟全知道(第4期)专题报告。在这篇报告中,聚焦了A股市场微观结构的问题发酵。当前A股市场前5%个股成交额占比达到43.3%,虽略低于历史大波动阈值,但仍高于过去三年的平均水平,显示出市场结构的分化。
报告指出,当前A股市场的微观结构尚未健康,交易特征显示“市值下沉”主线正在强化。因子分析表明,本周A股市场特征与2至3月的微观结构调整阶段高度相似,小市值、即期业绩高、低PEG公司表现更优。在之前的研究报告中已经指出,在微观结构调整阶段,这些特征的公司将取得超额收益。
报告还深入了“共同富裕”和“专精特新”政策对A股市场的影响。这些政策不仅短期内可能会抑制外资的风险偏好,加剧微观结构调整,而且在中期也将强化小盘成长主线。这些政策在生产结果分配和生产资料分配方面的导向,驱动大众消费,约束高端消费,从而强化“小盘成长”。报告建议投资者关注工业母机、半导体、新能源车、光伏、证券、传媒、乡村振兴等科技制造和可选消费细分领域。
在报告中还强调了A股继续“市值下沉”的趋势,并指出寻找“小盘成长”的点状扩散是未来的投资重点。政策的不确定性使得A股市场尤其是受政策影响较大的板块出现了业绩估值双杀。投资者应关注中报业绩修复的科技制造业,并继续配置“市值下沉”的相关领域。
报告在最后进行了风险提示,提醒投资者注意疫情控制反复、全球经济下行超预期和海外不确定性等因素可能对市场产生的影响。
这篇报告的核心观点明确,逻辑清晰,既有又有广度,为投资者提供了宝贵的投资参考。通过阅读这篇报告,投资者可以了解到当前A股市场的微观结构状况,以及未来的投资方向和策略。当前A股交易特征强化“市值下沉”趋势
在近期的研究报告《微观结构恶化的成因与展望》中,我们详细分析了A股市场的发展态势。当前A股的交易特征明显有助于强化“市值下沉”这一主线。所谓市值下沉,指的是投资者将关注点转向市值较小但具备成长潜力的公司。结合市场多项交易因子分析,本周内,小市值、即期业绩好且PEG(市盈率与盈利增长率的比值)较低的公司表现尤为出色。这一现象与今年二至三月的微观结构调整阶段高度吻合。在这一阶段,即期业绩因子的有效性尤为突出。低PEG策略和市值下沉策略的有效性也得到了市场的验证。基金持仓较低的公司市场表现相对更优,这反映出市场“行情扩散”的特征。
从政策层面来看,“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和“专精特新”等政策导向,也为小盘成长股带来了发展机遇。尽管短期内政策的不确定性可能会抑制外资的风险偏好,加剧微观结构调整,但从中期来看,“共同富裕”政策有助于强化小盘成长主线。事实上,“共同富裕”与“防范资本无序扩张”在政策上是相辅相成的。这种政策环境引导生产资源进入真正能够改善社会民生、符合高质量发展的方向的中小微企业,从而客观上强化了小盘成长。“共同富裕”也引导生产成果更加面向广大群众,驱动大众消费升级和科技进步。
在寻找“小盘成长”的投资机会时,“专精特新”公司的筛选方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方向。这些公司主要在科技制造业领域,如机械、化工、电子、电气设备等。通过特定的筛选标准,如研发支出占比、营业收入或净利润的平均增速以及负债率的限制,我们可以找到那些具备高成长潜力的公司。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部分规模较大的公募基金持仓仍集中在消费医药股,但随着市场风格的转变,科技赛道股逐渐成为新的投资热点。
随着市场进入业绩分化阶段,投资者应更加关注中报业绩(预告)修复的科技制造业领域,如电子、国防军工、电气设备等。这些领域的利润增速维持相对高位,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我们也注意到,不同于全球通胀预期峰值时期对总量的冲击,当前A股的风险溢价上行呈现结构特征,尚不存在系统性风险。这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投资机会和风险控制的空间。
A股市场继续呈现“市值下沉”趋势,投资者应关注小盘成长股的点状扩散机会。在把握市场主流趋势的结合政策导向、行业发展趋势以及公司业绩表现等因素,寻找具备高成长潜力的投资标的。关于近期A股市场动态的与建议
当前A股市场微观结构仍待加强,但在今年中小市值股票展现出较大的弹性,且狭义流动性相对宽松的背景下,加之“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与“专精特新”的政策环境,对“小盘成长”主线的强化效应日益显著。我们坚持“市值下沉”的配置思路,积极寻找小盘成长点状扩散的机会。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共同富裕”和“专精特新”的政策引领下,科技制造业的中报业绩(预告)修复值得期待。建议投资者关注新能源车(锂/隔膜)、光伏等受益于“政策+技术+供需缺口”多轮驱动的领域;“人少”且受到产业政策倾斜的成长扩散领域如军工,以及制造业中成本压制缓和、需求边际变化的领域如工程机械/水泥,都是值得配置的选项。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本周的重要变化:
1. 中观行业层面:
在下游需求方面,房地产成交数据显示,30个大中城市房地产成交面积同比出现下降,汽车销量也有所下滑。中游制造领域,钢铁价格本周普遍下跌,而水泥市场价格则继续大幅上升。化工品价格涨少跌多,价差下行。发电量也有所下降。
2. 上游资源方面:
煤炭与铁矿石库存增加,煤炭价格保持稳定。国际大宗商品市场方面,WTI、Brent原油和LME金属价格均出现下跌,大宗商品跌势明显。BDI指数则出现上涨。
3. 股市特征:
股市涨跌幅方面,本周上证综指下跌,行业涨幅前三名主要是金融、国防军工和综合类行业,而食品饮料、医药生物和休闲服务等行业则出现较大跌幅。这表明市场风险偏好有所下降,投资者更加关注具有成长性和政策支持的领域。
随着动态估值的变动,A股市场呈现出本周的一系列新数据。总体来说,A股的PE(TTM)和PB(LF)均有所下滑,显示出市场估值的下降。创业板和科创板的PE和PB也同样呈现下降趋势,表明市场对其未来增长的预期有所降低。股权风险溢价的上升和股市收益率的上升则显示市场对风险回报的期待正在上升。
基金市场本周则呈现净减少的趋势,新发行的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份额减少,累计份额净减少达到1860.78亿份。这可能表明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有所动摇。
在融资融券方面,余额有所下降但仍保持稳定。限售股解禁方面,本周有大量的股票解禁,预计下一周将有更多的股票解禁,投资者需警惕潜在的抛售压力。
在大小非减持方面,本周整体呈现净减持趋势,电气设备、公用事业和医药生物行业是减持的重点,而通信、传媒和采掘行业则受到增持的青睐。
北上资金方面,本周陆股通北上资金呈现净流出,这可能表明外资对中国市场的投资情绪有所降温。
AH溢价指数本周上升,表明A股相对于H股的表现有所增强。
在流动性方面,央行本周的货币政策操作呈现净投放-1000亿的状态。市场利率普遍下跌,票据直贴利率也有所下降,表明市场流动性总体充裕。
海外市场上,主要经济体的数据呈现复杂的态势。美国零售销售和新屋开工数据低于预估值,欧元区GDP和CPI数据则符合预期或略高于预期,而英国和日本的宏观经济数据则呈现复苏态势。海外股市则整体呈现上涨态势。
在宏观方面,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均有所放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也有所放缓,这可能表明全球消费需求正在发生变化。
随着2021年1至7月份的过去,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呈现出喜人的增长态势,同比增长了20.7%。虽然相较于1至6月份的增长速度有所放缓,回落了2.3个百分点,但这一数据仍然昭示了消费市场的活力和潜力。
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方面,中国也发布了新的消息。8月份,中国五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维持在了4.65%,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则稳定在3.85%,与市场预期保持一致。
接下来的一周,全球各地的经济数据将陆续揭晓,引发广泛关注。其中包括中国7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数据,美国二季度个人消费支出(PCE)年化季环比修正值以及实际GDP年化季环比修正值,还有欧元区、日本和英国8月制造业PMI初值等等。每一组数据都将为评估全球经济状况提供重要依据。
具体日程方面,周一(8月23日)将公布日本、欧元区和英国的制造业PMI初值,以及美国的7月成屋销售总数年化数据。周二(8月24日)将发布美国7月新屋销售数据。随后的几天,还将陆续公布美国7月的耐用品订单环比初值、二季度个人消费支出(PCE)年化季环比修正值及实际GDP年化季环比修正值等重要数据。在周五(8月27日),将揭晓中国7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数据,以及美国的一系列重要经济数据,包括个人消费支出环比、个人收入环比和商品贸易账等。
我们也不能忽视一些潜在的风险。疫情的控制状况反复无常,全球经济的下行可能超出预期,海外的不确定性因素也可能带来影响。我们需要持续关注全球经济形势,做好应对不确定性的准备。
在这场数据的风云变幻中,无论是消费者还是投资者,都需要保持敏锐的洞察力,以便更好地把握市场脉动,做出明智的决策。
股票书籍
- A股继续“市值下沉” 寻找“小盘成长”的点状扩散
- 九家上市公司(九期一上市公司概念股)
- 水稻上市公司(生产米的上市公司)
- 中小板申报条件(中小板转创业板)
- 机构论市:警惕高位抱团股补跌风险 等待新热点出现
- 6月2日热门主题基金及龙头股分析
- 厦门正式重启住房限购 9月5日起执行
- 股票代码478457
- 信维通信(300136)与中电五十五所签订合作协议 强强联手
- 华润微最有可能并购的企业(华微电子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 中国A股股票“电子纸概念”龙头股,只看这5只!
- 5月3日股市早盘内参:五大板块迎来利好
- 特变电工是国企还是央企
- 鞍钢股份涨停
- 5月88股换帅 半数新董事长扛起扭亏重任
- topglove股票(手套概念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