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荒下机构锱铢必较 瞄准定制公募意在避税
随着债券收益率的逐渐下滑,银行这样的财大气粗也开始在细节上“抠钱”。最近,工银瑞信基金推出了一只规模达300亿元的公募基金,它的诞生可以说是应运而生。从短短的募集天数、庞大的募集规模以及众多的认购户数来看,这是一只典型的定制基金产品。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机构定制产品大多选择专户。那么,为何这次会选择定制公募产品呢?答案直指避税。
这只基金的成功发行只是冰山一角。以工银泰享三年理财债券为例,仅仅两天便宣告提前结束发行,以300亿元的募集规模成为今年新成立规模最大的公募基金。从有效的募集户数来看,这款产品大概率是银行的定制基金。
从历史数据来看,银行委外资金进入公募基金市场通常采取“一对一”或“一对多”的专户形式。为何专户如此受到银行的青睐呢?原因在于专户具备公募所不具备的一些优势。比如投资比例和投资标的范围更广,杠杆比例更高(可放到两倍),以及能够投资非公开发行的私募债等等。
一位基金经理透露,企业发行公募债是有限额的,超过额度就只能发行私募债。这些私募债通常信用风险较大且利率更高,专户在这方面具有优势。那么,为何工银泰享三年理财债券作为一只公募定制产品能在短短两天内募集到如此大的规模呢?
北京某基金渠道部人士为我们揭示了其中的原因。原来,银行在债券投资上需要交纳的税收非常高,各种税收加起来几乎占据了投资收益的24%。如果投资到公募基金就可以免税。考虑到平均年化收益只有4.2%,若扣除税收后实际收益只有约3.2%。而专户并不具备免税资格,除了收取管理费还有业绩提成,因此机构付出的成本存在差异。
该渠道人士还表示,今年债市违约风险加大,银行的风险偏好较低。在市场动荡的情况下,银行更倾向于选择稳健的投资方式,不会要求基金放太高的杠杆。他们更倾向于投资中高评级的债券,因此通过公募基金进行固定收益投资更为稳妥。
去年博时基金共发行了32只新基金,其中15只是债券型基金,这些产品多为机构的定制公募产品。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收益率的下降,机构会更倾向于选择避税的公募基金产品。这一趋势预计将在未来持续下去,公募基金市场将迎来更多定制产品的涌现。
股票书籍
- 资产荒下机构锱铢必较 瞄准定制公募意在避税
- 新三板转主板是什么意思,新三板转主板的相关介绍
- dfi债券(债券承做)
- 上汽集团与长江电力股票对比(长江电力股票分红)
- 恒大汽车跌近16% 中策出售7000万股套现1.6亿港元
- 雷曼事件的经过是什么?雷曼事件的影响有哪些?
- 基金调研40家公司 化学制造业受关注
- 商业教育是什么,对于生命的意义
- 债券基金赎回时间:不同基金赎回时间规定不同
- 雷军占小米多少股份,雷军为什么占这么多股份
- 新股暂停发行原因(新股全网发行表现)
- 现量的含义、大盘成交数据颜色的含义、如何量价判断买卖
- 如何投资蓝色光标股票 股票投资指南
- 300748金力永磁涨停原因,满足各国发展正当需要
- 趋势巡航:市场主线正在渐行渐明
- 新三板精选层监管指引征求意见 减持或要预先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