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起式基金临“三年大考” 近半规模低于2亿红线
发起式基金面临三年大考,近半规模低于红线边缘
随着一批发起式基金陆续到期,一场关乎“利益捆绑”模式的考验正悄然展开。今年已有三只发起式基金清盘,数据显示,近半数的发起式基金规模已低于两亿元的运作门槛。这不仅是中国证券报报道的金融现象,更是引发市场广泛关注的实际问题。
发起式基金作为一种特殊的基金形式,其设立门槛相对较低,然而持续运作的要求却相对较高。与传统的基金相比,发起式基金的诞生,在某种程度上带有一种创新性质,旨在鼓励投资者与基金公司之间的“利益捆绑”,实现风险共担。近期一系列数据揭示了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发起式基金似乎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
回顾这些基金的发展历程,我们会发现许多成立于三年前的发起式基金正面临一场严峻的大考。在即将到期的发起式基金中,有多只产品的资产规模已经低于两亿元的红线。例如富安达信用纯债基金,其规模已经大幅缩水至仅数千万元。还有不少基金规模也在持续萎缩的边缘徘徊。数据显示,已经有数十只基金宣告清盘退市,发起式基金成为重灾区之一。在这些清盘的基金中,不少都是投资者寄予厚望的产品。这种反差引发了市场对“利益捆绑”模式的质疑和思考。
尽管发起式基金的初衷是好的,旨在实现投资者与基金管理者的共赢局面,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诸多挑战。投资者的利益与基金管理者的利益并未完全绑定。尽管有公司高管和基金经理的资金参与认购,但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信息不对称和利益不一致的问题。发起式基金的业绩参差不齐,并未展现出明显的超额收益能力。这使得投资者在选择发起式基金时充满疑虑和不确定性。市场竞争激烈、市场波动等因素也对发起式基金的规模造成了影响。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许多发起式基金的规模持续萎缩甚至清盘退市。对此现象,投资者应保持理性态度并谨慎选择投资方向。在选择发起式基金时,应关注其历史业绩、管理团队的专业能力和经验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同时建议投资者将发起式基金视为一般性的基金来看待在投资前对其业绩进行深入研究和评估。对于过往业绩良好的老公司发行的发起式基金可以考虑认购但对于新公司或过往业绩不佳的老公司仍需保持观望态度。总之投资者应保持理性态度审慎选择投资方向避免盲目跟风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文中所述数据和案例仅供参考具体投资需谨慎。)
股票书籍
- 发起式基金临“三年大考” 近半规模低于2亿红线
- 银轮转债中签号公布,127037银轮发债中签率如何及银轮中签能赚多
- 什么叫股票没量?股票零成交说明了什么问题?
- 银华基金变为股份公司 引股权激励和筹备上市猜想
- 宏力达: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上升42.61% 研发费用大幅度提升
- 希腊股市为什么会暴跌,怎么从泥潭出来
- 大资金进入个股是好还是坏(资金流入股价下跌危险)
- 小米生态链是怎么样的,小米生态链有哪些风口
- 南京熊猫股吧说说什么是配资解禁
- 融通深证100指数如何进行投资?收益如何分配?
- 大智慧365怎么升级(大智慧365是什么软件)
- 石油板块股票代码(证券板块股票行情)
- 规划基金数据(000311基金)
- 买基金赚钱吗?基金投资怎么做最赚钱?
- 一天4家!A股分拆上市案例骤增
- A股上市公司年内回购额约54亿元 计算机等三大领域回购预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