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三板僵尸股19家公司挂牌3月零交易
揭示新三板“僵尸股”现象:济南成重灾区
在新三板市场,常有人感叹:“千盘一律无交易,满盘望去,交易寥寥无几。”这一现象的背后,是众多挂牌企业遭遇的尴尬境地。近日,经济导报记者深入调查了山东省的新三板挂牌企业,发现济南成为了“僵尸股”的“重灾区”。
所谓“僵尸股”,指的是那些挂牌后长时间没有交易的企业。在山东省的542家新三板挂牌企业中,济南、青岛、烟台、威海等地的企业成为“僵尸股”的重灾区。而济南的126家新三板挂牌企业中,有39家自挂牌以来没有任何交易变动,占比高达近四成。
这19只被统计出来的“僵尸股”名字犹如一份长长的名单:山东北辰、中教产业、舜网传媒等。它们所处的行业也是五花八门,涵盖了设备制造、技术服务、传媒、电力热力生产等多个领域。
这些企业的现状不容乐观。今年上半年,这些“僵尸股”中有多家企业的经营现金流出现负增长,其中聚能达、鲁新新材等企业的增长率的下滑幅度更是惊人。有10家企业的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呈现负增长,甚至有企业的亏损额高达数百万元。
一位资深财经人士指出,新三板市场为实体与资本提供了一个对接的平台,但企业挂牌后的财报透明化也让资本的选择更为理性。互联网等具有高成长性的朝阳行业更容易获得资本的青睐,而传统制造业在遭遇景气度低谷时,融资难度会进一步加大。这也是部分新三板公司现金流出现恶化的重要原因。
除了行业前景和融资难度的影响外,这些企业自身的经营策略、市场定位、产品创新等方面也可能存在问题。要解决“僵尸股”现象,除了需要外部资本的助力外,更需要企业自身的努力。希望这些企业能够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早日走出困境,重新焕发活力。
对于投资者来说,投资新三板企业时需要更加谨慎。在关注企业的财务报表的还需要深入了解企业的市场前景、竞争状况、管理团队等多方面信息,以做出更为明智的投资决策。“僵尸股”现象是新三板市场的一个挑战,需要企业、投资者和监管机构共同努力来应对和解决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