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业协会会长洪磊:大资管时代式微 公募基金三大失衡待解
中国基金业协会会长洪磊谈大资管时代公募基金面临的挑战
随着大资管时代的来临,公募基金走过了18个年头。在这个混业经营竞争激烈的时期,公募基金如何稳固自己的地位并应对潜在的短板,成为市场热议的话题。近日,在“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上,中国基金业协会会长洪磊深入剖析了公募基金面临的三大结构性失衡问题。
洪磊指出,公募基金规模在2015年末达到8.2万亿元,但其在各类资产管理中的比例仅为10.1%,显示出公募基金的专业能力在某种程度上被边缘化。其中,股票型基金规模自2013年以来持续下滑,股票型基金份额比2012年末同比减少56%,反映了公募基金在资本市场上的活跃度下降。数据还显示,公募基金持有A股总市值的比重持续下降,而其在资本市场中的买方价值远未体现。
除了上述提及的问题,产品细分不足、投资工具属性弱化等短板也日益凸显。更为痛点的是人才流失问题,数据显示,公募基金经理注销率及离职率均创历史新高。
对于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洪磊认为主要源于基金公司未能妥善处理与投资者和员工之间的关系。在追求与投资者关系方面,基金公司过于注重短期效益,导致基金经理的精选个股、长期投资策略让位于短线炒作。结构化产品的大量兴起也加剧了投资者风险暴露。在基金公司与员工关系方面,国有股治理僵化、缺少长效激励约束机制的问题显著,导致投资人利益无法得到充分保障。除此之外,投资者机构化程度不足、法律基础不统一导致的监管碎片化也是根本原因之一。
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行业专家刘豫认为,公募基金公司应健全对基金经理的激励约束机制,给予更多的投资自主权。为了提升整个行业的主动管理能力,应重视指数化投资工具的发展。
洪磊进一步建议,未来公募基金行业应从多方面入手化解难题。包括完善法律制度、推动统一立法、加快个人账户养老金制度建设、鼓励人才资本竞争、夯实行业信用和完善股权治理激励约束等。在完善激励制度方面,公募基金管理人应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优化股权结构;鼓励引入核心人员作为基金公司股东,增强其在公司经营发展中的话语权;通过优化股权结构增强制度实施的稳定性,并实施薪酬延期支付制度,培养风险管理意识,增强对公司和客户的忠诚度等。(北京商报)
洪磊的见解为公众基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只有妥善解决当前存在的三大失衡问题,公募基金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固地位并持续发展。
短线选股
- 中国基金业协会会长洪磊:大资管时代式微 公募基金三大失衡待解
- 期权基金刘昊宸(虚值期权)
- 8月17日盘面直播:利空规避指南
- 转债不能买吗(转债亏死)
- st股票下跌大宗交易,st股票大宗交易是利好吗,其目的是什么?
- 股东会决议格式要求(股东会决议通知样本)
- 北上资金12月份净买入572.39亿元 连续3个月净买入
- A股整体上扬 这家公司获185家机构集中调研
- HABA在什么日本档次?它的企业发展如何?
- 五洲人股票(华北制药股票)
- 西南证券炒股开户如何在网上办理,西南证券怎么样?
- 大兴机场属于哪个上市公司(北京大兴机场股票代码是多少)
- 如何利用股票周期性拐点买卖股票,股票的跨周期性关系
- 股票派现金好还是送股好?哪种更划算?送股是利好还是利空?
- k线形态箱体突破(突破箱体后都要回踩吗)
- FOF基金有什么书籍(推荐好的基金入门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