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私募数量增至33家 8成管理规模不足5亿元
随着近年财富管理市场的蓬勃发展,私募基金领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在证券类私募方面,管理规模和管理人数量均取得了显著突破。在这一背景下,外资私募也开始积极进军中国市场。
根据私募排排网的数据统计,目前已有33家外资私募管理人在中国登记备案,管理着140只产品。尽管整体数量在增加,但这些外资私募的管理规模却呈现出明显的“二八分化”现象。除了元胜投资管理规模在50亿元至100亿元之间,其他八成外资私募的管理规模竟然不足5亿元。
与此全市场证券类私募备案产品总数达到了惊人的2.66万只。其中,今年1月至5月,月均备案数量稳定在2000只左右。而在6月至9月,这一数字上升至3000只左右。10月至11月的月均备案数量则创下年内新低。
值得注意的是,量化私募今年表现尤为出色。26家百亿元级量化私募年内合计备案私募基金3441只。其中,灵均投资以427只备案产品数量居首,九坤投资、高毅投资等知名量化私募的备案数量也均超过200只。
对于近期私募备案产品数量的下降,私募排排网基金经理胡泊认为,这与市场结构性分化行情有关。受年末特殊时间节点影响,部分私募的备案计划已进入收官阶段,备案动力自然减弱。
在外资私募方面,虽然数量已经超过30家,但大部分的管理规模并不理想。高达25家外资私募的管理规模在5亿元以下,占比达75.76%。从投资策略来看,这些外资私募主要采用股票多头、债券策略、管理期货和组合策略等。其中,股票多头策略占据多数。
对于外资私募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瓶颈,有私募人士表示,主要在于三个方面:一是需要适应中国市场的投研人员和机制特点;二是要结合中国投资人的需求来设计产品;三是需要适应中国市场的销售渠道特点。玄甲金融CEO林佳义表示,虽然外资私募制度体系基本成熟,但在中国的市场环境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如销售渠道维护、策略本土化的适应以及规模容量等。
桥水(中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作为一个备受关注的外资私募巨头,其旗下基金的表现令人鼓舞。其全天候增强型中国一号产品自运行以来的年化收益率达到了18.7%,最大回撤率仅为4.4%。这样的表现无疑增强了投资者信心。尽管如此,仍有不少外资私募的产品净值表现尚未公布或表现平平,引发了市场对其是否“水土不服”或是正在蓄力的猜测。
外资私募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只有真正适应中国市场环境、结合中国投资人需求、维护好销售渠道的外资私募,才能在这个市场中立足并取得成功。
短线选股
- 外资私募数量增至33家 8成管理规模不足5亿元
- 什么是创业板?了解创业板的上市规则
- 伟大的交易是一种平衡行为
- 一文告诉你股权置换与股权转让区别
- 期权是什么意思,期权的分类和特点
- 三一重工(600031)资产处置加速出清为转型扫除障碍 彰显
- 什么股票没风险?怎么选没有风险的股票?
- 中颖电子:目前产能可满足公司需求,备货维持4个月的库存
- ST前拉升(窦性心律前侧下壁st一t改变)
- 重组的时候股价高好还是低好(重组前恶意打压股价案例)
- 招商银行开通股票账户(招商银行开户流程)
- 借呗等同于信用卡吗(信用卡代还)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通俗解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影响营业利润吗
- 外贸行业前景 今年最难的行业,为什么出口爆发新闻频现?
- 基金适合周几买入(为什么基金到年底就跌)
- 房地产多指标背离风险暗涌 分析称地产价格面临调整风险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