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玛好又多联合采购狠过家乐福
在家乐福接连被曝光与供应商陷入无休无止的矛盾争端的,家乐福最强大的对手沃尔玛一直被业内当做是“好孩子”的典范。,随着通胀来袭“好孩子”似乎开始“变坏”。
近日,有不愿透露姓名的广东供应商向记者爆料称,尽管沃尔玛尚未全资收购好又多,但双方采购系统已经开始实行统一采购。而在沃尔玛体系新的采购合同中,除该公司以往的低价采购模式继续保留外,效仿家乐福模式的好又多通道费用也被一并继承下来。这意味着,供应商一方面要承担“沃尔玛模式”的低额利润,另一方面则要按照“家乐福模式”交纳通道费用。“两种模式的叠加,无疑令供应商更加捉襟见肘。”
据供应商称,目前这种模式率先在广东区域推广,大部分供应商还没有与沃尔玛签订新版合同,“大家现在都在拖。”不过,沃尔玛中国区公关部有关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该公司有严格的流程,零供模式没有变化。
“两头通吃”
“沃尔玛不收取通道费用,但沃尔玛要求与之合作的供应商不仅要保证其23%的毛利率,还要令卖场内的产品销售价格处于行业最低。”与沃尔玛合作多年的一位供应商透露,这在现实中很难操作,通常供应商为此要给沃尔玛5%左右的补贴。
好又多最初进入大陆市场时,经营管理层大多数来自家乐福。之后随着门店的扩充,万客隆、大润发等其它超市的管理风格也陆续参与进去,但好又多的发展模式基本是在家乐福模式基础上调整的综合体。“好又多采用通道费用、冲销售拿返点的零供模式,在2001年零售行业通道费用平均在5%左右的时候,好又多的扣点已高达8%-10%,有些服装产品的扣点更达到30%。”原好又多的供应商向记者透露。
2007年2月,沃尔玛以2.64亿美元的价格购买广州好又多控股公司BCL35%的股权,向其他股东提供3.76亿美元贷款,换取了30%的投票权。根据协议,沃尔玛有权在2010年进一步扩大股权比例,从而成为好又多的控股股东。不过,由于好又多部分门店产权不清未达要求,经两次延期后,沃尔玛全资收购好又多的时间延迟至2011年5月26日。虽然沃尔玛只持有好又多35%的股权,却拥有65%的投票权,为此自2009年开始,沃尔玛正式启动对好又多的门店进行尝试性改造,并于去年全面整合好又多。
“沃尔玛与好又多的采购体系去年开始合并。”既为沃尔玛又为好又多供货的一位食品生产企业销售人员向记者透露,但新的合同条款中,沃尔玛除了继续保持其23%的毛利率外,还要增加收取好又多原有的通道费用,“我们此前在好又多中的费用在10%左右,两者叠加其成本已经超过了在家乐福中的扣点。”
供应商在观望
在好又多的通道费用中,合同约定的显性费用通常有五种一是开户费;二是条码费;三是销售额返点的交易佣金;四是节庆费,比如店庆、周年庆、公司庆等;五是新店开业。但让供应商不理解的是,他们之前与好又多已合作多年,当初曾交纳过一次条码费,但在沃尔玛新采购体系的合同条款中,这笔费用需要重新交纳。“一个单品、一种规格每家店的费用大约为500元,这笔钱就要几十万。”
上述供应商表示,其实他们即使交了条码费,产品条码也未必上架。之前沃尔玛总部做过店铺条码陈列图,但在执行过程中,货架位置有限,许多产品虽然上架,但产品的条码却没有全部陈列出来。“从超市下订单的人,到收货的人,以及交易链条的各个环节,都需要进行公关。”这位供应商向记者抱怨,作为大品牌,他们没有太多额外的预算支出,陈列资源往往被一些通过公关陈列条码的品牌挤出,很多顾客买他们品牌的产品都要向导购咨询。去年该公司安排了1%的费用对10多家销量大的门店进行集中陈列。“但这些钱没有发票,无法算入成本,直接要从利润中扣除,这部分费用几乎相当于我们纯利的3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