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门槛降低 深改力度超预期
新三板改革重塑信心,市场焕发新生
随着新三板改革的深入进行,这个曾经面临困境的市场如今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改革犹如春风,吹散了困扰市场的迷雾,带来了充满希望的曙光。
曾经的新三板,仿佛一座待建的大楼,虽有其形,却缺乏内在的动力和活力。企业挂牌数量减少,市场融资额持续下滑,投资者信心降至冰点。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歇,一系列新政的推出,如同给这座大楼注入了新的生命力。精选层的设立、降门槛、转板上市、非定向发行、连续竞价交易等改革措施的实施,让新三板市场焕发出新的生机。
这次改革,不仅是对市场的一次优化,更是一次突破。华财新三板研究院的谢彩分析师表示,许多改革举措超出了市场的预期。这些改革不仅涉及市场的各个方面,更触及了市场的核心问题,如流动性不足、估值功能缺失、分层标准不合理等。
市场人士普遍认为,经过近七年的实践试错和艰辛,新三板市场终于走上了正轨。市场信心正在逐步恢复,资本市场大厦的主体机构已经基本完成。谢彩分析师进一步指出,新三板的症结在于道路的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整个道路还不够通畅。改革的重点也在于此。
张可亮经理用一个生动的比喻描述新三板的现状:“就像我去批发了东西来卖,我可以囤着货物待价而沽,但总得有个市场让我把批发来的东西零售出去吧?”这正是新三板市场的核心问题所在二级市场的建设不健全。
当证监会启动新三板全面深化改革时,市场翘首以盼。改革包括设立精选层、允许公开发行、设立转板制度、实施分类监管以及完善市场退出制度等五项核心改革举措。这些措施的推出,使新三板具备了交易所市场的核心功能,奠定了与科创板和创业板联通与合作的制度基础,标志着中国科创资本市场迈入了一个互联、合作的效率时代。
在这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刺激下,新三板市场将会迎来更多的源头活水,推动公募基金入市,制度上也将不再存在障碍。更多的民营企业将达到精选层的门槛,与新三板共同创造更多的惊喜。可以说,新的一年,新三板将与惊喜相伴。
随着市场分层的改革步伐日益坚定,新三板市场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此次改革不仅着眼于优化创新层和基础层的规范,更通过设立精选层,为在新三板创新层实施公开发行的挂牌公司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舞台。这一变革,形成了基础层、创新层和精选层的市场结构,并围绕此构建了一系列差异化的交易制度、信息披露制度、投资者门槛和监管政策。
在1月3日,证监会公开征求了关于《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股票指引(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同一天,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发布了一系列业务规则,这些规则涵盖了市场分层、交易规则、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定向发行、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等多个方面。
这一系列的改革举措,让新三板市场的各个参与方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差异化制度安排有利于提高交易活跃度,增强市场流动性,并有效降低挂牌企业的融资成本,扩大融资效率和规模,从而推动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助力实体经济的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改革不仅着眼于新三板市场本身的现实问题,更从提高资本市场体系的整体效率出发,推出了直接转板上市制度。在精选层表现优异的企业,经过一定时间的培育和发展,符合相关法规和要求的企业可以直接转入交易所市场,这一创新举措满足了新三板优质企业进入更高级市场融资的需求,提供了转板便利,降低了上市成本。
随着全面深改利好政策的有序落地,市场的热情持续高涨。挂牌公司积极筹备申报精选层,券商在新三板市场重新找到了业务机会,投资机构也在积极募资待入。新的一年,新三板的前景被普遍看好。
新三板的全面深化改革已经发令,具体业务规则也将相继出台。但市场信心的修复需要时间,需要看到这期间的市场表现。尽管这是一个漫长过程,但新三板的系统性机会已经到来。一些优质标的股票将会价值回归,回归到它们应有的估值。
展望未来,无论是新三板、科创板还是整个资本市场,市场化改革的主要目标都是让投资者基于自身的风险识别能力和承受能力自行承担市场风险。监管部门的重点将转向利用行政、法律等手段加大违法违规的处罚力度,确保发行人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以最大程度地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新三板的改革进程仍在不断前进,其未来的发展前景广阔。随着市场的日益成熟和政策的逐步落地,新三板市场将为投资者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