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回应中国评级被下调:评级公司对我国的担忧是没有必要的

期货交易 2025-05-03 16:46期货交易www.xyhndec.cn

【财政部副部长回应中国评级被下调事件】

近日,标准普尔评级服务公司维持中国主权信用评级不变,但将评级展望调整为“负面”,这是一个月内第二家国际评级公司做出的决策。对此,财政部副部长史耀斌于3月31日接受了记者采访,全面阐述了财政部的观点和立场。

记者提问:近期两家国际评级公司相继下调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请问财政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史耀斌副部长回应: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主权信用评级一直在稳步上升。即便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的主权信用评级依然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独树一帜。这充分证明我国经济具备巨大的潜力和韧性。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贸易国,我国一直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当前全球经济复苏形势复杂,我国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是对国际社会的责任担当。

对于此次评级调整,副部长表示在一定程度上高估了我国经济面临的困难。他强调,我国经济结构正在经历深刻调整,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有清晰的认识和明确的战略规划。中国经济随着结构性改革的深化,将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这将为主权信用评级的长期稳定提供坚实基础。

记者进一步提问:评级公司下调我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对我国经济和金融市场运行会产生什么影响?

史耀斌回应:市场信心和预期对现代经济金融稳定运行至关重要。虽然主权信用评级是影响市场信心和预期的因素之一,但一国的经济基本面才是决定经济和金融市场运行走势的根本因素。此次评级调整只是对一些风险表示关注和提示,对我国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运行不会产生明显影响。我国经济正处在增长阶段转换的关键时期,具有独特的发展优势和巨大的潜力。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并没有改变。

关于《工作报告》提出的“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史耀斌表示,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新旧动能转换的新常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加大力度,能在经济增长速度、结构和动力方面实现定向发力,加强预调微调,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财政部门将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方式,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以积极财政政策助力稳增长,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史耀斌副部长的回应充分展现了中国对经济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也表明了财政部门在稳增长中的重要作用和未来的工作方向。他强调,中国经济发展潜力巨大、韧性很强、回旋余地非常广阔,将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为主权信用评级的长期稳定提供坚实保证。通过合理的财政扩张、清理费用并设立税收、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我们致力于在供给端重塑供给结构,促进发展动力的平稳转换,同时在需求端激发潜在消费能力,从而积极支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于“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等结构性改革任务,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推动经济平稳增长。

针对如何进一步加大积极的财政政策力度,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理解。我们将实行减税降费政策,全面实施增值税改革,加大收费基金的清理与改革力度,坚决遏制乱收费现象,以减轻企业负担。我们会阶段性提高财政赤字率,保障必要的财政支出和投资,主要用于弥补因减税降费而带来的财政减收,确保承担的各项支出责任得以落实。我们将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资金的统筹使用力度,保障教育、科技、社保、就业、脱贫、生态等领域的重点支出,同时减少不必要或低效的支出。我们将提高财政管理效率,推动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发展,加强地方债务管理,防范财政金融风险。

在减税方面,财政部门将致力于优化税制结构,完善税收功能,稳定宏观税负,推进依法治税。增值税、消费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等税制的改革正在稳步推进。为了发挥税收的宏观调控功能,我们将整合完善产业优惠政策体系,实施一系列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税费减免政策,并完善支持民生和创新领域的税收优惠政策。今年5月1日起,我国将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等领域。

金融领域一直受到国际评级公司的高度关注。财政部门在现代经济中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致力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也始终关注并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近年来,财政部门主动采取多项措施,支持国有金融机构改革,深化公司治理结构,推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我们也支持普惠金融的发展,通过税收优惠、补贴奖励等措施,引导金融资源流向农业、小微企业和弱势群体,解决他们的融资难题。在建设金融风险防范机制方面,我们支持设立各类保护基金,打造市场化的金融风险防护网,为投资者权益提供有力保障。

财政部门一直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优化税收制度、提高财政管理效率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在当前形势下,为了营造经济稳定增长的良好金融环境,我们将继续支持金融体制改革,加强风险防控,更好地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面对国际评级机构的不同声音,我们无需恐慌。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有能力应对各种挑战,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上一篇:江恩八线指标的源代码(八线选股公式)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xyhndec.cn 牛炒股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