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资金抢入六只强势股一览(2020年7月2日)

期货交易 2025-05-02 21:31期货交易www.xyhndec.cn

普洛药业:半年度业绩预告亮点解读及前景展望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孙建近日对普洛药业发布的2020年半年度业绩预告进行了深入解读。此次业绩报告展现出公司在多个方面的显著进步和强劲增长。

一、业绩概览

普洛药业在2020年上半年实现了营业收入的稳步增长,具体数额落在39.05至40.82亿元之间,同比增长率达到了10.02至15.01%。更令人瞩目的是其利润端的强劲表现,上半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为4.08至4.36亿元,同比增长率高达45.28至55.25%。

二、分析

公司在收入结构调整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使得二季度盈利能力有所改善。特别是原料药(API)和合同研发生产(CDMO)业务的强劲增长,成为公司盈利能力提升的主要驱动力。根据公司的活动记录,制剂业务在一季度有所下降,但API和CDMO业务却实现了近20%的增长。这种结构性的改变不仅提升了公司的利润率,也为未来的增长打开了新的通道。

从更长远的视角看,公司的API及CDMO业务正处在一个景气周期中。CDMO业务在短期内,项目拓展和订单放量的速度有望加快,这将对公司的业绩产生直接的积极影响。公司在API产能扩张方面也表现出强烈的决心和信心,这将在未来进一步增强公司的业绩弹性。

三、投资观点

短期看,中间体原料药的盈利能力提升及CDMO业务进入加速放量阶段,将成为未来2-3年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中长期来看,CDMO业务和制剂业务的国内外规模化放量,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经营天花板。考虑到制剂业务的逐步恢复和CDMO业务的爬坡,我们认为下半年业绩有望维持较快的增长。我们上调公司2020年盈利预测,并维持“推荐”评级。

四、风险提示

虽然普洛药业的前景看好,但仍需注意产能投入周期的波动性风险、出口锁汇带来的业绩波动性风险以及CDMO订单波动性风险。投资者在做出决策时,应充分考虑这些风险因素。

普洛药业在上半年度展现了强劲的业务表现,特别是在原料药和CDMO业务方面。随着公司业务的持续拓展和结构的优化,未来有望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格力地产收购珠免集团:资本市场免税新力量的崛起

类别公司:格力地产 机构: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汤军 日期:2020年7月2日

格力地产通过收购珠免集团,正在积极布局免税业务,打造资本市场免税新力量。此次收购不仅为公司注入了新的活力,更在资本市场免税板块掀起新的波澜。

一、珠免集团注入格力地产,战略重组引领行业发展

格力地产公告披露重组预案,计划向珠海国资委、城建集团发行股份并支付现金,购买珠免集团100%股份。此次收购为公司注入免税业务,并引入战略投资者骨干央企通用技术下属子公司。若重组成功,资本市场免税板块将迎来新的力量。

二、珠免集团全国布局,免税业务前景广阔

珠免集团集免税、有税、保税业务为一体,拥有稀缺免税经营牌照。其在珠海拥有多个口岸免税店,并展望全国布局。结合口岸免税特点,珠免以高毛利烟酒品类为主,未来在湾区发展和老店扩容新店开业预期下,免税业务成长可期。

三、珠免集团利润率领先行业,格力地产打造“3+2”产业格局

珠免集团拥有拱北和九州港持续经营权,租金费用率小于同行,稳定净利率超过25%,显着高于行业均值。格力地产与珠免联手后,盈利能力突出。格力地产已奠定房地产、口岸经济、海洋经济叠加现代服务业和金融业的“3+2”产业格局,未来看好格力地产联手珠免集团、通用投资,打造以免税业务为特色的大消费、发展可期的大健康产业。

四、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若重组成功,预计20-22年合并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将实现大幅增长。综合考虑疫情短期影响,给予“买入”评级。风险提示本次资产重组存在失败可能性、重进进程的不确定性、收购整合风险等。

另一份报告:

京沪高铁:坐享百亿利润,量价仍有增长空间

类别公司:京沪高铁 机构: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李丹 日期:2020年7月2日

报告导读:

本报告详细拆分京沪高铁业务,从运量和票价两个角度测算京沪高铁未来利润成长性。

一、京沪高铁业绩稳健,现金流充足

京沪高铁主要拥有京沪线线路及沿线车站资产,主营旅客运输及提供路网服务业务,利润和现金流均表现稳健。

二、运量端增长空间形成市场预期差

关于京沪本线运量一直是市场争论的点。但从车辆结构、客座率、客运调图等方面分析,未来京沪高铁本线运量仍有增长空间,主要来自于长编组复兴号投运、发车时刻织密以及商合杭开通后的跨线车分流。

三、运价端票价市场化调节在推进

对于京沪高铁的票价,我们从规章制度、市场对比等方面进行分析。票价市场化调节正在推进,未来必将成为股价核心催化。

京沪高铁:票价市场化调节,未来股价有望腾飞

在高铁票价逐步市场化的趋势下,京沪高铁的票价调整变得尤为引人注目。与航空和其他高铁线路相比,京沪线的票价偏低,这无疑为其未来的提价空间留下了巨大的潜力。可以预见,随着政策的进一步放开,京沪高铁的票价必将走向市场化调节,届时将成为股价的核心催化因素。

盈利预估与市值展望

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我们预测京沪高铁公司在未来的几年内将会有良好的业绩表现。考虑到京沪高铁公司和京福安徽公司的估值拆分计算,从短期到中期来看,公司的合理市值范围在3470亿元至3718亿元之间。当前市值相对较低,因此我们给予“增持”评级。

投资过程中总伴随着风险。我们需要警惕京沪线客流恢复的进度、京福安徽公司列车开行的实际情况,以及京沪二通道的开通可能带来的超预期分流。

电动车+消费电子:双轮驱动,业绩释放展现高弹性

随着电动车和消费电子市场的复苏,全球电动化的趋势已经势不可挡。东吴证券的研究员们对电动车行业的前景充满信心,预测未来几年的电动车行业将开启8-10倍的增长,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5-39%,成为未来少数高速成长的万亿级别行业。

在电动车产业链中,设备环节是最早兑现收益的环节。随着动力电池头部企业的扩产进度加快,行业进入新的扩产期,预计将为杭可科技带来强劲的需求增长。消费电子产品应用范围的扩大,也进一步推动了杭可科技的业务增长。从可穿戴设备、无人机、到蓝牙音箱、5G电源设备等新型电子产品,都为消费锂电池提供了广泛的应用场景,杭可科技凭借其定制化的设备能力,有望在这一领域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立足锂电后道设备的优质赛道,杭可科技展现了强大的盈利能力。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始终保持在高水平,盈利能力令人瞩目。公司在客户拓展方面也实现了两大突破,由海外客户拓展到国内客户,以及由消费锂电客户拓展到动力锂电客户。这使得杭可科技的业绩增长潜力进一步加大。

电动车和消费电子市场的快速增长,为杭可科技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我们预测公司未来的业绩将保持稳定增长,并给予其“增持”的评级。投资过程中还需注意下游电池厂投资、新能源车销量和电动化进程等可能出现的风险。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Copyright@2015-2025 www.xyhndec.cn 牛炒股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