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公助、三项融合打通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
融合养老与医疗,联结事业与产业,创新传统与新兴模式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如何为长者营造一个安心、舒适的养老环境,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我国,尤其是江苏的常州,老龄化问题尤为突出。面对老年人在照料、医疗、康复等方面的巨大需求,常州走出了一条融合多种元素的服务之路。
在常州,养老服务已不再仅仅是传统的“养老”,而是与医疗、产业、事业等融合。这里的养老模式深受老年人的喜爱和赞誉。例如,金东方颐养园,一个集居住、医疗、娱乐为一体的综合养老社区,其医养融合的模式解决了老年人的后顾之忧。
常州通过一系列扶持政策,如减免税收、提供补贴等,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这些举措不仅吸引了大量社会资本投入养老产业,也促进了养老服务类社会组织的壮大。如今,民办养老机构在全市占比超过50%,显示了社会力量的活跃和参与热情。
为了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常州不仅构建了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还注重整合融合养老资源。无论是空巢老人还是与子女同住的老人,年轻老人还是高龄老人,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养老服务。社区和家庭适老化改造、家庭医生服务等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加便捷舒适的生活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常州的养老产业已经呈现出集聚之势。这里汇聚了一批有实力、有品牌的养老优质资源,形成了涵盖老年人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的服务网络。为了满足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对失能、高龄老人进行整合照护已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可弯曲握柄的餐勺、安心内裤、防褥疮气垫等专为老年人设计的产品,在常州健康养老产品展示中心得到了展示。这些产品的出现,不仅弥补了我国老龄产业的短板,也展示了常州在养老产业方面的创新成果。
常州在养老服务方面的创新实践,为我国其他城市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这里不仅有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还有活跃的养老产业,真正做到了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常州正在构建一批省级健康养老服务业的集聚区域,尤其聚焦于五大健康养老特色园区的规划与建设。这一重要举措不仅为养老服务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推动了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
养老服务业集聚区的建设成果显著,已经吸引了众多企业的入驻。其中,康复辅助器具企业在数量上已经达到78家,年销售额更是超过了百亿。这些数字不仅展示了养老服务业集聚区的实力,也凸显了常州在发展健康养老产业上的潜力与决心。
未来的发展方向已经明确,陈正春对此充满信心。他表示,下一步将围绕康复辅助器具、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产业进行深耕细作,进一步丰富产业形态。不仅如此,还将加速产业链的补强和延长,持续推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以及市场拓展。为此,将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积极发展“互联网+健康养老”等新兴业态。这些新兴业态的发展将进一步拓宽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空间,为常州打造健康养老之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展望未来,常州的健康养老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持续扩大,常州必将在健康养老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和成就。让我们共同期待常州健康养老服务业集聚区未来的发展,相信这片热土将孕育出更多的健康养老产业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