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中间价上调275点 为6月23日以来最大调升幅度
人民币中间价在近期出现了显著上调,上调幅度达到275点,这是自6月23日以来的最大调升幅度,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报至6.6255元。人民币汇率行情因此受到广泛关注。
回想起2015年8月11日,央行启动了一系列包括调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在内的改革,这是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一步。时隔一年,改革的成效已经显现,其中最明显的特征是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浮动特征。
在这一年里,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中间价累计下降了超过5000点,贬值幅度达到约8.8%。与此人民币对其他货币的汇率涨跌互现,其中对欧元的汇率贬值约9.8%,对日元的贬值超过30%,但对英镑的升值幅度则超过8%。
这一年里,人民币汇率经历了三次较大的贬值和一次升值。第一次是在央行启动汇改后的三天内,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急贬至6.4。随后,中国行长助理张晓慧公开表示,人民币经过调整正逐渐向市场化水平回归。
之后,去年底至今年初,以及今年5月至7月期间,由于多种因素包括美联储加息预期、英国脱欧公投等的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下调。但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临近6.7关口时,市场对人民币贬值的预期开始扭转,人民币显著升值。摩根大通报告称,人民币即将加入SDR货币篮子,美联储加息预期推迟,人民币不具备大幅贬值的基础。
总体来看,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浮动特征更加明显,汇率弹性增强,预期总体平稳。这得益于央行不断完善的中间价形成机制以及与市场沟通的能力。这些措施不仅稳定了市场预期,还使得跨境资金流出压力逐步缓解。这一趋势反映了国内外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市场情绪的稳定和理性。
在这一年里,跨境资本流动形势也经历了多次波动。以银行代客结售汇数据为例,跨境资本流动压力和逆差规模在多个时间段内出现了显著的波动。招商证券研究发展中心宏观经济研究主管谢亚轩分析称,这一趋势背后的原因既包括国际因素如发达国家货币政策的外溢效应,也包括国内因素如经济增速、对外投资意愿等。
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表示,跨境资金流出压力的逐步缓解反映了市场情绪的稳定和理性,以及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的减弱。“8.11汇改”一周年的相关报道也显示,双锚机制在稳定预期方面发挥了明显的作用。虽然汇改过渡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推进,但这一年里人民币已经成功打赢了三次反击战。
期货行情
- 人民币中间价上调275点 为6月23日以来最大调升幅度
- 港股通最高持股比例(港股通持股比例上限)
- 第三次经济普查的目的是什么?意义有哪些?
- 中报行情即将打响 27公司业绩预增超10倍
- 沪强深弱延续 周期性板块冲高回落 “热门赛道”退潮后谨防股指波
- 什么叫离岸账户?离岸账户有什么优缺点?
- 股票刚涨停就打开是怎么回事?频繁涨停说明什么
- 创业板注册制首批定增落地 资本市场支持实体上新台阶
- 股票交易费用如何计算
- 森马收购gxg成功了吗?森马收购gxg事件双方如何发展?
- A股反弹掀起涨停潮 分级基金再演“逆袭”
- 四部委发文再提海水淡化 哪些个股值得关注
- 努力让市场有改革获得感 深交所稳步推进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
- 和信投顾:机构主导回填“黄金坑” 更多机会还在个股
- 加拿大多少人口?加拿大经济是如何发展的?有哪些产业?
- 热风服饰是上市公司吗(热风主要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