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参考报评论:频繁用“限”字手段 会让市场更扭曲

期货交易 2025-04-10 13:36期货交易www.xyhndec.cn

【经济参考报评论】南京楼市调控手段频繁引发市场热议

近日,南京市在楼市调控方面频频出招,从限价到限贷再到限购,直至发布13条意见,一连发出“四箭”,展示了其稳定房价的决心。仔细观察这一系列动作,却发现其中缺乏新的创意,给人一种“炒冷饭”的感觉。

南京市楼市调控的频繁动作,或许不能过于苛求。在其他地方的楼市调控中,大多也存在类似情况。这种频繁出台政策的方式,不仅让消费者感到厌倦,更让开发商完全掌握了的心理。面对朝令夕改的调控政策,开发商轻松掌握房价主动权,导致房价越调越高,离谱现象频现。

实际上,当前房价已经与限购、限贷、限价等政策没有多大关系。只要有需求,且需求旺盛,房价就会上涨。在一二线城市,刚需与投资投机需求相结合,足以令房价在特定阶段持续上涨。若一味采用“限”的方式,只会让需求越“限”越多,越“限”越急,购房者的心理也会越“限”越恐慌,从而进一步推动房价上涨。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不禁要反思:楼市调控是否已被房价完全绑架?频繁使用“限”字手段跟在房价后面,是否会使房价的脾气越“限”越坏?对于地方而言,若真心关注百姓住房问题,应更多关注“房”而非“价”。对于中低收入阶层,应以保障房为核心,实现买租结合的保障体系,确保他们有房可住。

对于高档住宅和别墅等可能存在投资投机炒作的现象,地方应通过经济手段尤其是税收手段进行遏制。例如,提高多套房购买者的契税、多套房转让者的增值税,并尽快开征房产税、物业税、遗产与赠予税等,增加炒房、囤房的成本,增强相关风险。

楼市调控应坚持的归、市场的归市场。对于高档住宅和别墅等,应由市场来决定其涨跌。地方应更多地从高档住房和别墅产生的收益中筹集保障房建设资金,弥补市场失灵。若地方只会频繁使用“限”字手段,只会让市场更加扭曲,房价上涨更加失去理性。这样的做法无异于南辕北辙,不能达到稳定房价的初衷。

Copyright@2015-2025 www.xyhndec.cn 牛炒股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