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产能任重道远:有地区对经营困难国企大量资金托盘

配资炒股 2025-05-08 00:08炒股配资www.xyhndec.cn

当前钢铁行业去产能面临的突出矛盾与风险

随着钢铁行业去产能工作的深入推进,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面临的矛盾与风险依然严峻。我们必须加大力度,完善政策法规体系,以经济、法律手段推动钢铁行业去产能,形成常态化的治理机制。

现有的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和细化,以调动地方和企业参与去产能的积极性。我们需要建立钢铁产能交易平台和金融支撑平台,构建跨地区兼并重组的利益协调机制与社会风险防范机制。通过负面清单制度、环保倒逼机制等有效手段来压缩过剩产能,推动资源、资产、资本向优势企业集中,真正实现钢铁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实现整体转型升级。

虽然钢铁业在系列政策支持下有所好转,但去产能过程中仍存在问题。一些停产的钢企只是生产线暂停,而非真正退出市场。部分地区的产能在经营状况好转后纷纷复产,导致国内粗钢、生铁和钢材产量呈现上涨趋势。据统计,上半年全国钢铁去产能仅完成年度目标的约30%,这意味着去产能的道路仍然任重道远。

在此过程中,一些地方过于依赖行政手段推动去产能,而忽视了市场的作用。强行指定或分配的硬性方式忽略了各地钢铁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难以发挥市场的优胜劣汰作用。一些国有钢铁企业成为去产能的重点对象,但由于配套政策的不完善和不系统,导致执行难度大。环保、能耗等标准的缺失使得地方难以科学评定哪些是落后产能,哪些是僵尸企业。企业破产退出机制尚未理顺,企业破产程序复杂、费时较长、代价高昂,导致一些企业负责人选择逃避。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应加强制度建设,严格制定、修改、完善钢铁行业的规章律法。需要多聆听地方、钢铁企业和在职员工的意见,夯实去产能共识基础。出台相关配套文件,增强政策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钢铁企业绩效实行开放、透明化的评估,根据去产能实效确定奖补资金标准。中央应将地方在去产能过程中的承诺兑现情况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以确保政策的严格执行。

钢铁行业去产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坚持市场化、法治化的原则,调动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完善政策法规体系,推动钢铁行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在钢铁行业的调整与重组中,我们可采取“双向驱动”的策略,推动行业资源、资产、资本向具有显著优势的企业集中。这不仅有助于实现生产要素的高效整合,更能助力优势企业形成强大的战略联盟,共同抵御恶性竞争,优化供给结构,从而全面提升整个行业的综合竞争实力。

为此,我们可以构建两大平台:一是钢铁产能交易平台,二是金融支撑平台。在产能交易平台上,各地区在确保去化任务的前提下,可以灵活交易钢铁产能,为优势企业的兼并重组铺设顺畅的通道。而金融支撑平台则致力于优化金融机构的信贷结构,激励资本市场多渠道参与钢铁企业的兼并重组,并通过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持续创新,为重组后的企业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助推其产品升级和技术创新。

进一步来说,我们应建立“双向机制”。其一是通过税收政策如扩大税收抵扣、减免税收比例等,构建跨地区的钢铁企业兼并重组的利益协调机制,确保不同地区的税收分配比例保持均衡。其二是建立完善的社会风险防范机制,动态掌握企业职工的就业信息,制定应对规模性失业风险的预案。为了处置企业债务和银行不良资产,我们可以设立钢铁行业资产管理公司,通过债转股、打包出售、债务置换等市场化方式灵活处置。

我国钢铁业产能过剩的根源在于供需结构的错配。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必须在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上加大力度,提升钢铁产品的技术含量,以高端出口产品为突破口,消化部分过剩产能。我们还应赋予钢铁企业真正的市场主体地位,通过构建公平合理的法律体系和市场环境,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最终实现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让钢铁行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Copyright@2015-2025 www.xyhndec.cn 牛炒股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