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最长跌停纪录诞生:别光顾着“心碎” ST保千里给资本市场上了
A股市场史上的惊天跌停:ST保千里的资本市场浮沉之路
近日,一家上市公司在A股市场创下了连续最长跌停的纪录从2017年12月29日复牌后,连续走出28个一字跌停。尽管在2月8日有所反弹,但股价依旧持续走低。这家公司的股价从3月26日的1.99元跌到目前的2.03元,相较于其历史最高点29.89元,跌幅高达93%。
这家名为ST保千里的公司,曾是一家位于深圳的企业,其前身是中达股份。回顾其历程,可谓是一部充满波折的资本市场大戏。
2014年,中达股份宣布重组计划,计划通过发行股份购买深圳市保千里电子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权。重组完成后,庄敏成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此后,公司开始大规模转型,向VR、人工智能等方向进军。在这一波牛市的推动下,公司股价迅速攀升至最高点。
然而好景不长,到了2016年底,证监会对保千里借壳上市涉嫌造假进行立案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庄敏及其一致行动人在借壳上市过程中提供了虚假协议,虚增估值,把价值几个亿的公司包装成价值几十亿的公司。这一行为引起了市场的极大震动。
处罚结果公布后,许多投资者对处罚力度表示不满。之后,ST保千里的故事更加波折。公司在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告知书后以各种理由停牌长达5个月。复牌后,股价连续跌停,创造了A股市场的新纪录。
近期,ST保千里发布公告称原董事长庄敏涉嫌侵占上市公司利益的行为。这一事件再次引起市场广泛关注。资本市场的投资者们不禁感叹:这是自己人害自己人的戏码,ST保千里给资本市场上了重要一课。
对于这场资本市场的风云变幻,北京安翔泰投资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河愿表示,保千里的股票重组赶上了好时候,赶上了那波大牛市。然而现在回想起来,庄敏等人的行为不仅欺骗了投资者,也害苦了公司的股东和债权人。这样的行为对整个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构成了威胁。
深圳市同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驰认为,滥用停牌制度是有害于现有持有人的。上市公司不能随意因为某些原因而停牌。对于这样的公司不能如此随意处理,这是制度建设上需要完善的地方。
ST保千里的故事仍在继续,其股价的波动牵动着无数投资者的心弦。这场资本市场的大戏无疑给市场参与者上了重要一课:在投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收益,更要警惕风险。这也提醒我们,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更加完善的制度和法规来保障。近年来,A股市场备受关注的ST保千里公司陷入了一场严重的债务危机。该公司不仅面临着巨额债务逾期的问题,而且可能面临资不抵债的困境,给资本市场带来了重要的一课。
根据公告,ST保千里的债务问题愈发严重,新增的两笔债务逾期,共计4亿元。截至目前,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到期未清偿的债务总额已经相当惊人,占公司2016年度经审计净资产的30.37%。业内人士担忧,公司目前可能已资不抵债,且面临着债务不断滚雪球般增大的风险。
北京安翔泰投资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河认为,从ST保千里第三季度的财报来看,实际控制人庄敏的行为涉嫌掏空上市公司,这对公司的商誉造成了严重影响,减值准备也会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公司的总资产可能出现负数。
自2017年7月证监会发布对保千里造假借壳上市的处罚之后,保千里的危机迅速爆发。股价暴跌、银行抽贷、诉讼、债务违约、股份冻结、实控人变更、证监会调查等一系列事件接连发生,并以惊人的速度恶化。许多投资者因此遭受损失,纷纷寻求法律手段挽回损失。目前,有关保千里赔偿的案件已经有多起进入司法程序。
广东经天律师事务所律师郑名伟表示,他们已经正式立案的多起案件中,索赔金额相当可观。面对ST保千里上市造假的事实,许多个人投资者成为了受害者。其中一位王女士表示,她和朋友一起购买的保千里股票,成本价格近15元,但现在价格连3元都不到了。她们内心充满了不安,但仍然希望维护自己的权利。
这场官司并不容易打。保千里公司向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认为不构成虚假陈述并要求系统风险赔偿。对此,郑律师提醒投资者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因为这种案件从立案到执行可能需要很长时间。
保千里公司董事长鹿鹏表示,公司将寻求与核心业务无强关联度对外投资的处置方案,回收现金并防范商誉减值风险。他们还将积极推进实施公司债务重组,与债权人协商确定具体债务金额及清偿方案。要解决公司的困境并不容易。北京安翔泰投资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河认为,解决流动资金问题和债务延后问题是两大必须解决的问题。
ST保千里的困境给资本市场带来了重要的一课。对于投资者来说,他们需要更加谨慎地选择投资对象并密切关注公司的经营状况。对于资本市场来说,需要更加严格的监管和制度保障来确保投资者的权益不受损害。我们也希望ST保千里能够尽快走出困境并恢复正常的经营秩序。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规定,某上市公司在2017年年末的经审计净资产呈现负值。随着2017年年度报告的披露,该公司的股票将面临退市风险警示的特别处理。这场由债务危机引发的危机使得ST保千里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面临着被摘牌的危机。
随着2018年1月31日这个日子的到来,也是证监会规定的上市公司公布2017年年度业绩预告的截止日,ST保千里发布了一份公告。公告中提到,公司预计将在2017年度出现大额的亏损,亏损的具体数额暂时还无法确定。这一消息无疑给投资者们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财经评论员李犁指出,监管部门在招股说明书中对这个问题有着严格的规定。特别是对于资金投向的具体项目,需要进行详尽的披露和核查。我们需要追踪资金的落实情况,关注其是否如招股说明书所说真正到位,并持续跟踪相关的进展。
值得一提的是,ST保千里在官网上还设有一栏专门的投资者教育。即便在2017年11月6日,他们仍发布文章,提醒投资者注意风险。无论是造假上市还是涉嫌掏空公司,ST保千里始终在欺骗投资者,这种行为令人痛心。
北京安翔泰投资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河表示,除了目前的集体诉讼之外,我国中小股东对上市公司经营管理的监管机制尚待完善。如果能建立一种让中小股东参与监督上市公司对外收购资产的过程,或者加强对过程监督并设立及时表达机制,这将有效地阻止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掏空行为,并使中小股东的参与更加规范上市公司的运作。
这一事件无疑给资本市场敲响了警钟。投资需谨慎,而对于投资者来说,更是需要擦亮双眼,谨慎选择投资对象。ST保千里的例子告诉我们,投资不仅要关注收益,更要关注风险。别光顾着“心碎”,其实它给资本市场上了重要一课,让我们更加明白风险与收益并存的投资真理。
这一事件不仅是A股市场的一个警钟,更是对投资者的一次深刻教育。在追求收益的我们更需要关注投资的风险,理性投资,谨慎决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波动的市场中稳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