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贷款政策趋严趋紧:结构调整在悄无声处推进
随着换房难、二套房难的感受逐渐深入人心,我们不禁要背后的原因。在有限的资源下,住房贷款政策日趋严格,旨在防止投机炒作房地产的背景下,提高二套房的贷款门槛,确保刚需购房者能得到更多关注。这一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
央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9》显示,我国住户部门债务水平上升趋势有所放缓,个人住房贷款的快速增长得到了有效抑制。房地产开发贷款和住房开发贷款的增速却在提升,这看似逆势上扬的数据,实际上是房企融资从表外回归表内的反映,与地产类融资的政策导向并无背离。
地产市场的微妙变化让更多人开始关注结构性调整。比起暴富神话和楼王、地王的喧嚣,更细微的变化正在发生。部分想要靠炒楼、炒房赚钱的人开始焦急地寻找新的投资标的。与此地产类贷款的“低调”变化伴随着系统性结构性调整。除了地产贷款,住户部门经营贷款的增速也在回升,这反映了普惠金融政策的成效。
这种结构性调整的背后,实则是主动作为的结果。比起高房价带来的“纸面财富”增长,更值得期待的,是创新创业者、小微企业创造的财富以及新模式下的机遇。对于低收入群体而言,发展才是稳发展、防风险的迫切需求。
报告指出,我国住户部门债务风险并不突出,但债务分布不均衡,部分地区和低收入家庭的杠杆率相对较高。过去两年里,金融、财政方面推出了一系列重磅政策,改善了过去“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的问题。这些政策不仅给被忽视或缺乏足够信用数据的金融需求提供了有效支持,更重要的是明确了“给到哪里”“用在何处”。
未来,如何让贷款上的结构性变化转化为实际发展上的结构性变化?这需要的不仅是资金支持,更需要有比较优势的模式、因地制宜而非盲目跟风的产业以及“做大蛋糕”“做新模式”的创新发展。对于中低收入群体和企业、产业来说,这都是亟待补位的“必修课”,也是结构性调整下一步的关键所在。在这个变革的时代,我们需要更明智的投资决策,更稳健的财务规划,以及更积极的发展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