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供应量是什么意思?货币供应量的划分,如何提高货币供应量?

配资炒股 2025-04-08 08:59炒股配资www.xyhndec.cn

货币供应量

货币供应量,这一经济术语背后蕴含着丰富的金融知识。它代表着某一时间点上的现金与存款总和,是各国中央银行关注并公布的关键经济指标之一。

银行中央根据宏观经济调控的需求,通常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不同等级。在我国,现行的货币统计体系将其细分为三个层次:流通中的现金(M0)、狭义的货币供应量(M1)以及广义货币供应量(M2)。其中,M0指的是库存现金和居民手持现金的总和;M1在此基础上,还包含了企业可用以支付的银行支票;而M2则进一步涵盖了定期存款、各类储蓄存款及证券公司的客户存款。

那么,如何提升货币供应量呢?从货币供应量的定义中,我们可以发现两种主要途径:一是增加基础货币,二是提高货币乘数。

一、增加基础货币的方法:

1. 从货币当局的资产方面入手,扩大再融资和再贴现的规模,特别是支持那些急需资金的中小金融机构。

2. 扩大货币发行。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由于经济并未达到物超所用的程度,通过增加货币发行来扩大基础货币是可行的。事实上,仍有大量的潜在消费和投资需求等待满足,考虑通过发行货币配合扩张性财政政策来应对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应考虑设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帮助金融机构化解风险。

3. 加强公开市场操作。央行可以通过购买债券来吐出基础货币,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债券市场的不断扩大。

二、提高货币乘数的策略:

1. 降低或取消存款准备金率,迫使金融机构更积极地放贷。

2. 消除新股认购对基础货币和银行储备管理的不利影响。比如改进验资方式,缩短资金冻结时间等,这样可以减轻银行准备金管理压力,扩大货币乘数。

3. 提升金融体系的服务质量,如降低现金漏损率,增加有助于流通和交易的金融工具等,这样可以充分发挥金融体系的中介作用,加快货币流通。

通过对货币供应量的深入理解和上述策略的实施,我们可以更科学地调控货币市场,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希望这篇文章能为您带来帮助和启示。

Copyright@2015-2025 www.xyhndec.cn 牛炒股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