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基金投研总监会诊A股:继续调整但不过分悲观

炒股技术 2025-05-06 22:11炒股技术www.xyhndec.cn

【三大基金投研总监会诊A股走势:继续调整但不必过分悲观】

随着2016年上半年的落幕,A股市场呈现出了独特的“猴市”格局。在这一时期,熔断机制的实施给市场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使得A股走势呈现出经济“L型”态势。对于广大投资者来说,上半年并未出现预期的“春季攻势”,也未出现令人眼前一亮的“吃饭行情”,更多的是在存量博弈中找寻转瞬即逝的概念轮动机会。

面对即将到来的下半年,A股市场又将如何演绎?又有哪些潜在风险需要警惕?我们又如何在投资的大潮中寻找机会?《基金周刊》特邀请信达澳银基金投资总监焦巍、创金合信基金投资总监陈玉辉和大成基金研究部总监王文祥等三大基金投研部门负责人进行深入,为大家解读A股下半年的投资逻辑和机遇。

从他们的视角来看,虽然市场继续调整,但不必过分悲观。焦巍从资本市场的微观角度指出,当前市场面临的是大部分股票估值的回归需求,同时也面临资本市场风险偏好向小部分股票集中并抬高的矛盾局面。随着市场环境的改变,大市值股票的估值继续向下调整,而活跃资金则选择以次新股为代表的板块进行投资,这造成了市场头尾分裂的局面。历史上,这种局面往往意味着市场的长期调整。

陈玉辉则指出,当前市场整体估值仍然处于历史相对高位,剔除金融板块后各主要指数平均市盈率仍在较高水平。虽然经历了去年的暴跌,但从更长周期来看,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仍然取得了不错的收益。预计下半年A股市场将继续处于消化历史涨幅和偏高估值的过程中,整体呈现弱势而局部热点活跃的走势。

在这种背景下,市场资金面面临新股发行融资、大小非减持和巨额定向增发持续抽水的压力。有限的存量资金将在资金需求量相对较少的局部热点行业和主题中寻找轮动机会。随着热点主题的炒高和存量资金的消耗,市场交易热度可能会逐步下降。

对于投资者来说,下半年的投资需要更加谨慎和灵活。在关注整体市场走势的也要关注局部热点和主题的机会。也需要警惕潜在的风险,做好风险管理,以应对市场的变化。虽然市场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但只要我们保持冷静的头脑,灵活应对,就能在市场的波动中找到机会,实现投资回报。银河证券基金周刊解读:基金投资的策略与下半年潜在的不确定性因素

随着实体经济的回报率持续下滑,优质资产变得稀缺,流动性持续放松导致资金集中流向债市、股市和部分区域楼市等少数资产。经过多轮大幅调整的资本市场,市场风险已得到充分释放,许多股票显现出明显的投资价值,当前市场估值处于历史均值水平。对于下半年的A股市场,不应过分悲观,逆向投资和精选个股是主要策略。

在基金的世界里,有一些特定的代码代表着不同的基金,如德邦新添利C、国联安鑫享灵活配置混等等。这些基金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取得了不错的收益,如德邦新添利C的近三月收益高达47.66%,这些数字背后的含义是它们具有相当的投资潜力。而对于那些寻求下半年投资机会的投资者来说,选择这些表现良好的基金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面对下半年的投资环境,《基金周刊》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有哪些潜在的不确定性因素值得关注?为什么?对此,焦巍表示,去年和今年年初令人担忧的美联储加息和人民币汇率问题,现在反而不再是主要的不确定性因素。从世界经济和政治的宏观背景来看,中国资本市场在经历了2015年的大幅波动后,需要回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在这个过程中,中美之间的合作局面对于双方都有利,预计美联储的加息将相对温和,人民币的走势也将相对有序。

那么,对于投资者来说,应该如何应对这些潜在的不确定性因素呢?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市场的短期波动所迷惑。要深入研究基金的市场表现、投资策略、管理团队等方面,选择那些具有长期稳健表现、管理团队经验丰富的基金。还需要密切关注国际政治经济局势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投资策略。

下半年的投资环境虽然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因素,但也有很多积极因素在发挥作用。只要投资者能够保持冷静、做好充分的研究和准备,就有可能在这个市场中获得不错的收益。对于那些追求长期稳健收益的投资者来说,基金无疑是一个值得考虑的投资工具。下半年资本市场展望与主题性投资机会

随着进入下半年,资本市场展现出愈加复杂的局面,其中包含着多个层面的变数。

我们看到私人投资部门投资增速的快速下滑,尤其是民间投资增速降到了历史低位。这一趋势对制造业带来了巨大压力,迫使民间资本提高投资成本以适应这一趋势。尤其是华为所遭遇的困境,折射出中国经济向制造业回归的艰辛和挑战。这如同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提醒我们面临的经济风险和挑战。

资本市场的另一大变数来自于虚拟泡沫的威胁。由于M2高企,货币回归和有序违约成为常态。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市场水源的流动性面临限制,存量博弈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反弹的影响逐渐显现,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PPI的影响将在下半年逐步显性化,进而对CPI和国内货币政策产生压力。全球经济的复杂变化同样带来压力,特别是美国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引发的全球资本市场交互冲击的风险。同时需要关注欧日负利率和美国加息背景下的跨国影响。我国经济面临增长放缓和结构调整的双重压力以及经济周期错位和货币政策分化的双重挑战。

在此背景下,《基金周刊》认为市场对改革的预期进展正在加快。改革趋势与经济的走势紧密相连。回顾过去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程,我们见证了美国消费和中国生产的黄金局面。但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美国经济的再平衡和美国制造能力的复苏正在改变这一局面。我们必须从国际分工和经济趋势的大局来审视当前的资本市场变化。在这一过程中,“互联网+”和传媒等传统板块逐渐回归沉寂,而半导体和新能源汽车等新兴板块的崛起反映了中国重回制造强国定位的努力。

同时我们也看到,供给侧改革、国企改革等中长期经济转型过程中涌现的主题性投资机会将持续存在。新兴行业的盈利质量普遍优于传统行业,尽管其绝对估值水平已然高企,但从盈利增长潜力的角度看仍具备一定的挖掘价值。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创新驱动战略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路径。通过一系列改革摆脱传统依赖高投入、低产出的模式,实现经济结构和增长质量的提升。

因此在下半年,我们需要继续关注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新兴行业的发展趋势。金融板块、周期性行业复苏以及基本面明确改善的小市值股票都值得进一步关注。对于新兴行业而言,尽管面临高估值的挑战,但因其代表中国经济转型的趋势和方向,仍具有巨大的挖掘价值。在这一转型过程中,我们需要紧密关注改革趋势的发展和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以便做出更为明智的投资决策。作为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代表,它们无疑将成为未来资本市场持续关注的热点领域。这些新兴产业不仅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它们所蕴含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吸引了无数投资者的目光。

市场心得:投资之道,需“学习郭靖,忘掉黄蓉”。

回顾去年A股市场的风云变幻,距离其自高位跌落已过去一年时间。这一年,对于每位投资者而言,都是一次深刻的洗礼。对于未来的投资理念和思路,又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焦巍认为,中国经济需要抛弃虚拟繁荣,回归扎实发展的状态。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投资之道,需像郭靖那样,有深厚的内功和耐性。去年,投资经理们需要快速适应各种新产业模式,如同黄蓉学习洪七公的各式武功。而今天,投资需要的是对产业链研究的深入,对利润增长的关注,以及比投资耐力的较量。市场的巨幅调整是最大的教训,也是对未来投资的最大启示。

陈玉辉从金融史的角度分析,股票、债券、房产等资产价格总是在过涨与超跌之间循环往复。对大周期的把握和市场的阶段性定性是投资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资金的特点和风险承受能力,设定投资策略。

随着A股市场的金融创新,投资策略逐步与国际接轨,资金高杠杆化,跨市场套利等策略增多,这导致市场更加复杂多变。投资者在享受高收益的更要注重风险控制,确保组合风险在可承受范围内。

王文祥指出,暴跌的根源在于过度的杠杆。经历暴跌后,投资风险偏好将明显下降,市场将进入去伪存真、精选个股的分化阶段。这更加凸显了机构投资者的重要性,以及对个股基本面研究的重视。

未来,投资者应以合适或低估的价格买入具有持续成长价值的企业,关注基本面良好、有真实可靠题材的股票。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充分认识自己的能力边界,对市场保持敬畏之心。这样的投资策略,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市场环境,实现投资目标。

未来的资本市场,充满了机遇与挑战。投资者需保持清醒的头脑,深入研究所关注的领域,制定合适的投资策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还要注重风险控制,确保投资行为在可承受的风险范围内。这样的投资之道,才能走得更远。

上一篇:旗滨集团股票股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xyhndec.cn 牛炒股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