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大股东在是否增持上为何截然不同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变革:实控人角色的与实践
随着资本市场的日益发展,上市公司治理结构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其中,实控人角色的问题更是引发了众多讨论。在格力电器和邮储银行的两起事件中,我们看到了不同的处理方式,引发了对于有无实控人的深入思考。
格力电器近期完成了15%国有股权的转让,标志着这家企业正逐步走向无实控人的状态。在当前的A股市场上,无实控人的上市公司比例尚不足10%,格力电器的这一变革无疑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无实控人的状态,意味着经营管理层将全面掌管企业,这对于格力电器来说,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外界对此议论纷纷。
高瓴资本的介入,给格力电器带来了新的视角。市场似乎对高瓴资本的投资充满信心,在合作方案发布的第一天,格力电器的股价涨幅便超过5%。这无疑显示了市场对格力电器未来的乐观预期。
与此邮储银行的情况则截然不同。这家优秀的企业即将完成近10年来A股规模最大的IPO。其控股股东中国邮政集团计划增持该行A股股份,增持金额不少于25亿元。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这一举措体现了邮政集团对邮储银行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对国内资本市场长期投资价值的看好。
同样是对投资对象的看好,高瓴资本和中国邮政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做法。一个是彻底放手赋权于经营团队,只做财务投资者;一个是不断增大股权,几乎混合投资者与经营者。这两种做法是否存在对错之分?其背后的逻辑又是什么?一股独大是否就意味着不好?对此,南开大学的李亚教授认为,有实控人和无实控人哪种模式更为有利并没有定论。关键在于哪方势力控制公司能带领公司更好的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监管部门对于控股股东增持持鼓励态度。格力电器的母公司格力集团却一直在稀释股权,这与监管部门的鼓励背道而驰。这是否意味着监管部门对于增持的鼓励是有明确前提的?还是不分情况一概支持?
实控人在上市公司中的角色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无实控人状态对于企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平衡各方利益,确保企业稳健发展,是每一个上市公司都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在这两场不同的实践中,我们看到了市场对不同做法的不同反应。也看到了实控人角色对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性。未来,随着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实控人角色的与实践将更加深入,为上市公司的稳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股票书籍
- 上市公司大股东在是否增持上为何截然不同
- 国内成品油调价窗口今开启 或将出现五连停局面
- 券商开户佣金现在最低是多少,开户佣金有什么影响
- 港股通额度控制的表述正确(港股通交易额度控制)
- 油价或迎年内首次搁浅目前油价是多少,国内油价的涨跌跟什么有关
- 股东权益是什么意思?股东权益相关介绍
- 为什么越是退市的股票上涨约厉害?股票退市分析
- 次新股破发的股票有哪些(天津友发钢管上市估值)
- 股票分红确权日股价要如何计算?股票分红确权日股价干货全在这了
- 翰宇药业(300199.SZ)截至11月29日累计耗资3.1亿元回购3.5152%股
- 炸雷!又一家上市公司退市什么原因造成的,退市公司是干嘛的及股
- 中国邮政储蓄基金怎么样?邮政储蓄基金怎么选?
- 东方财富怎么查贝塔系数(东方财富网怎么找β系数)
- ETF和股票指数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股票指数的种类有哪些?
- 凯文教育股票吧(凯文教育股票可以长期持有吗)
- 悔不该仓位太低 20只股基无缘反弹逆市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