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板板块内部出现分化 切莫跟风追高炒作
新冠病毒疫情持续半个月有余,对A股医药板块产生了强烈的催化作用,促使整个医药板块指数表现异常抢眼。
以500医药指数为例,自疫情爆发以来的短短二十个交易日里,涨幅高达13.3%,成为市场瞩目的焦点。尤其是一些子板块,如抗流感板块指数,涨幅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9.38%。相比之下,创业板和上证指数的表现就显得逊色不少。
这一期间,医药板块内部个股的表现更是让人瞩目。一些概念股股价表现出强劲的上涨态势。如联环药业已经实现了“七连板”,股价在过去七个交易日内翻倍;鲁抗医药和四环生物也走出了“六连板”,涨幅接近翻倍。海王生物、达安基因等概念股的涨幅也超过了50%。
医药板块内部也出现了分化。与疫情无关的医药行业个股表现疲软,甚至出现跌停。而那些直接与抗击疫情相关的医药子板块,如抗生素、诊断试剂、药店、疫苗等则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其中,抗生素、检测、器械、血制品等领域在短期内受到了直接的影响。
中国香港股市也呈现出类似的走势。受疫情影响,港股中的医药板块同样成为市场的热点。例如,之前一直默默无闻的中国医疗集团在短短四个交易日内暴涨近四十倍,成为了市场的焦点。这些暴涨的股价很快出现了回撤。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疫情是阶段性的,机构普遍认为抗击疫情概念行情不会持续太长时间。投资者在参与医药板块时,应避免盲目跟风追高炒作。尤其是那些股价已经大幅上涨的股票,近期更需警惕。
这并不意味着医药生物行业没有配置价值。长期来看,医药板块的成长逻辑依然稳健。随着业绩的逐步释放和优质公司的不断涌现,医药板块仍具有较大的投资机会。投资者可以关注那些业绩稳定增长、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优质医药公司,逢低吸纳。
据东莞证券分析,预计2019年全年医药生物行业营收同比增长18%左右,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有望回升至20%以上。在此背景下,投资者可以关注医药板块中的优质公司,把握逢低吸纳的机会。对于业绩预增、扭亏为盈的公司也要保持关注,这些公司有可能是未来的潜力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