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湛:注册制下“炒新”“炒差”现象明显下降 三大机制成效显着

炒股技术 2025-04-14 13:02炒股技术www.xyhndec.cn

近年来,随着注册制的实施,资本市场对于科技创新的支持作用愈发凸显,科创企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据官方统计数据显示,自科创板开板以来截至4月6日,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已经累计达到了254家,IPO募资总额更是高达3395.58亿元。而在注册制下,创业板的表现也十分抢眼,自2020年8月24日以来,创业板上市公司数量达到了97家,IPO募资合计860.06亿元。两大板块合计IPO募资规模已经超过了4200亿元。

显然,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以及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等五大行业成为注册制下IPO企业数量最多的行业。这些行业不仅代表着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众多的发展机遇,而且它们多数处于发展初期,急需资本的支持。这正是科创板和创业板设立的重要意义所在,为这些企业提供了直接融资的渠道,助力它们实现跨越式发展。

那么,注册制下的IPO审核环节出现了哪些新特点和新情况呢?中山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湛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当前IPO审核按正常节奏推进,但撤单现象较为严重,这反映出中介机构未能充分发挥“看门人”的作用。对此,保荐机构需要彻底转变思维,适应新的要求,提升履职能力。监管部门也需要加强基础制度建设,完善相关法规和规定。

注册制的实施,使得新股价格更能体现企业的实际价值,价格发现效率显著提升。在交易运行机制方面,成交换手更为充分,流动性得到有效释放,市场内在约束机制的作用进一步发挥。而在优胜劣汰机制方面,注册制改变了过去新股“供不应求”的预期,市场“炒新”现象明显下降。随着股票数量的持续增长,股票“壳价值”逐步下降,市场“炒差”的现象也在减少,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逐渐形成。

总体来看,注册制的推进,尤其是在新股价格形成机制、交易运行机制、优胜劣汰机制等方面都取得了积极的成效。这不仅为科创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也为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编辑:张明富 才山丹)

Copyright@2015-2025 www.xyhndec.cn 牛炒股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