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毛利润、净利润、纯利润?
毛利润和净利润之间的关系,就像是减去多余赘肉的净收益。我们首先从它们的计算公式说起。毛利润是营业收入与营业成本的差额,仿佛是你的总收入减去必要的开销。而净利润则是毛利润再减去费用、所得税等杂项开支,如同是你除去所有负担后真正获得的收益。
通过查看某上市公司2016年的简化版财务报表,我们可以更直观地理解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净利的计算过程中扣除了税金、减值损失以及被人们常称为“三费”的各项费用。简而言之,净利是你除去所有成本后真正赚到的钱,而毛利润则更像是一种账面上的初步盈利。
它们之间的关系远不止于此。毛利润是净利润的基础,一家企业的毛利水平直接决定了其净利润的多少。这就像是在说,如果你的收入高而开销低,那么你最终留下的利润就会更多。对于上市公司而言,盈利状况直接影响股价走势。没有足够高毛利的企业通常投资价值有限。
不同行业的毛利和净利差异显著。例如,像白酒和生物医药这样的公司,如茅台和舒泰神,其毛利非常高。一瓶酒或一粒药的成本相对于售价来说微不足道。像煤炭、钢铁这样的重工业公司,由于机器折旧、运营成本等固定成本非常高,其毛利状况截然不同。
至于净利润,除了像茅台这样的几乎不需要研发成本的行业,其他如生物医药、科技等行业还需要从毛利中扣除大量的研发费用。这也是为什么这类企业的净利润很多时候只是毛利的一小部分。
影响毛利的因素除了行业差异之外还有很多,其中非经常性损益是一个重要的因素。非经常性损益是指与公司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偶然发生的盈利或亏损。这就像是你的工资是毛利,除去房租、交通费、通讯费等日常开销后剩下的部分就是净利,而你在下班路上偶然捡到或丢失的钱就是非经常性收益或损失。
按照证监会的标准,非经常性损益包括补贴、短期投资收益、处置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产生的损益等。一些企业为了在低毛利水平上提高净利润,可能会在非经常性损益或“三费”上动手脚,比如通过增加股票投资收益、出售高估值的不动产等方式拉抬非经常性收益。
毛利润、净利润以及非经常性损益都是企业财务指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它们的关系和差异对于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投资价值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