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险资举牌活跃,高股息资产成抢手货
平安人寿近期举牌工商银行的消息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的统计,今年以来,险资举牌上市公司的次数已达到惊人的二十次之多。举牌方包括多家知名保险公司,涉及多家上市公司的股份。这一数字不仅创下了近年来的新高,也显示出险资在权益投资领域的活跃度和决心。
在这一轮险资举牌的热潮中,有几家保险公司尤为引人注目。平安人寿、新华保险等头部险企积极参与其中,举牌次数和被举牌的上市公司数量均有所上升。除此之外,一些中小险企如紫金财险、瑞众人寿等也积极参与举牌,展现出强烈的投资意愿。
这一趋势的背后有着多种因素推动。监管政策的引导为险资入市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随着市场利率的持续下行,提高权益投资比例已成为险资增厚投资收益的重要方式。险资也在寻求加强资产负债管理,以降低新会计准则下的投资收益波动。在这一背景下,险资举牌上市公司成为了一种有效的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被举牌的上市公司多涉及交通运输、公用事业、环保、银行等领域,这些公司通常具有稳定的高股息率,对于险资来说具有吸引力。在新会计准则实施背景下,高股息率的股票可以计入长期股权投资科目,以权益法入账,这有助于平滑保险报表和投资回报。高股息特征成为了险资举牌的一个重要考量因素。
业内专家和长江证券另类策略首席分析师陈洁敏认为,险资举牌热潮的回升与当前的长债利率持续下滑、非标高收益项目减少等“资产荒”背景有关。险资也在寻求填补利差收益下降损失、熨平利率下降周期的影响。险资多次举牌的目的不仅是单纯的财务投资,更是为了加强资产负债匹配,以应对市场波动对利润表的影响。
险资举牌上市公司的热潮背后反映了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在监管政策的引导、市场利率下行的背景下,险资通过举牌加强资产负债管理,并寻求高股息率的投资标的。这一趋势预计将在未来持续,并有望带动更多险资进入股市。随着险资的进一步入场,市场将迎来更多的活力和机遇。
展望未来
展望未来,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和险资投资策略的调整,我们预期险资举牌上市公司的现象将继续保持活跃。
一方面,监管政策的大力引导将继续为险资提供更多的投资机会。随着保险行业的快速发展,监管部门也在不断完善相关法规和政策,为险资提供更多的投资渠道和机会。
另一方面,随着市场利率的持续下行,险资在寻找高收益投资项目的道路上将面临更多的挑战。通过举牌上市公司来获取更高的投资收益将成为险资的重要选择。
随着险资对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视程度的提高,举牌上市公司也将成为其加强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要手段。
总体来看,险资举牌上市公司的现象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监管政策、市场环境、投资策略等。无论未来市场如何变化,我们都相信险资在权益投资领域的活跃度和决心将继续保持。
在这轮投资热潮中我们还将看到更多头部险企和中小险企共同活跃在资本市场中他们通过多样化的投资策略和创新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投资能力并通过加强资产负债管理平滑市场波动带来的影响展现出保险行业稳健的投资风格和强烈的责任感我们也期待监管部门继续优化市场环境推动保险行业的健康发展并为资本市场的繁荣注入更多活力。平安人寿近期频繁参与股市投资的举动引起了广大投资者的关注。在这一波险资举牌的热潮中表现尤为突出的是平安人寿等大型保险公司以及紫金财险等中小险企的积极参与。据中国证券报报道,今年以来他们已多次举牌多家上市公司股份。这一趋势的背后有多重因素的推动:首先是监管部门对保险资金运用的引导和鼓励;其次是市场利率的持续下行使得权益投资成为保险资金追求更高收益的重要途径;此外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和落地对持股超过一定比例的上市公司股权的会计处理产生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保险资金的举牌热情。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被举牌的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公用事业等具备稳定收益的领域他们的高股息特征十分明显符合保险资金追求长期稳定收益的需求。展望未来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险资投资策略的调整我们预计险资举牌上市公司的现象将继续活跃下去监管部门对保险资金运用的优化和市场环境的改善都将为这一趋势提供有力支持。我们也期待在这一轮的投资热潮中看到更多的头部险企和中小险企通过多样化的投资策略和创新方式积极参与资本市场展现出保险行业的活力和责任感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并为资本市场的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展望未来在市场经济的繁荣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推动下资本市场的活跃程度将持续上升这为保险资金的运用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机遇。在这波资本市场的活跃期中保险资金将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各类投资中去不断拓宽投资领域和优化投资组合以实现更高的投资收益和更好的资产负债匹配。同时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科技金融的崛起也为保险资金的运用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机遇。保险资金可以通过科技金融的方式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支持科技创新和企业发展。总之随着在华创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徐康的见解中,保险资金的稳健投资风格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满足负债资金安全性的要求,险资在权益类资产的选择上,更倾向于红利股。这类股票不仅能为险资带来稳定的类债现金流,而且在新会计准则下,长期持有的红利股获取的分红现金流能以FVOCI(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的方式计入报表。这一方式能够让险资在享受分红的避免公允价值波动对当期净利润的影响。当前,权益投资力度有望加大,监管部门持续引导险资等中长期资金入市,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是好事。险资通过举牌等方式加大高股息权益投资力度,不仅能够实现资产多元化配置和长期增值,还能为资本市场注入更多长期活水。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高达32.15万亿元,同比增长14.06%。在这一过程中,人身险公司和财产险公司的股票配置余额和占比均有所提升。具体来说,人身险公司的股票配置余额环比增加了2414亿元,占比增加了0.54个百分点;财产险公司的股票配置余额和占比分别增加了136亿元和0.56个百分点。这一趋势预示着险资在权益投资方面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民生证券分析师张凯烽对险资的举动表示赞同。他认为,险资的频繁举牌响应了监管部门的号召,增强了权益端的弹性。在低利率叠加新会计准则实施的背景下,长期股权投资的模式有助于险企进一步培育耐心资本,推动“资金-资本-资产”的良性循环。这不仅能够为科创企业、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核心方向提供更多的融资,还能使险资更加关注股息率、ROE较高,现金流稳定,业务护城河较深,需求端较稳健,竞争格局清晰的二级市场标的。张凯烽强调,通过长期股权投资方式加大股票配置或成为险资下一阶段权益投资的重点。这一趋势将对资本市场产生深远影响,有望带来更多的长期投资资金,推动股市的稳健发展。险资在权益投资方面的力度加大,将为市场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值得我们密切关注。随着险资对权益类投资的重视度不断提升,未来我们将看到更多的险资参与到股市中,为市场注入更多的活力。这也将促进险企与科创企业、智能制造等领域的深度合作,推动这些领域的快速发展。而险资的长期投资策略,将为市场带来更多的稳定性,有助于推动股市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