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机构反思:“抄作业”策略不再香

炒股技巧 2025-04-25 04:47炒股技巧www.xyhndec.cn

今年以来,机构重仓的“核心资产”股价经历了一波普遍性的调整。针对这一现象,不少私募机构开始重新审视投资策略,认为过去那种不看估值、简单“抄作业”的投资方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市场。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核心资产”的调整风险尚未完全释放。

随着市场情绪的逐渐冷却,“抄作业”的策略逐渐失效。在A股市场过去几年的上涨中,“核心资产”几乎成为了投资者的信仰,但在近期的剧烈调整后,这一策略似乎不再那么奏效。成恩资本董事长王璇认为,A股市场在此轮调整前已经存在风险,如资金涌入导致的情绪过热,以及流动性收紧预期下抱团股的高估值风险。

在陈小平看来,市场的狂热和不理性的投资思维是市场泡沫的重要特征。他认为,一旦市场趋势发生变化,高估值的板块将受到重大冲击,形成市场“踩踏”。他以美国股市上世纪70年代的“漂亮50”泡沫破灭和2015年A股市场互联网公司的狂热为例,警示投资者要警惕股票价格的泡沫。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机构投资者的策略也在发生转变。目前,市场已从大盘股转向低估值的中小盘个股。王璇表示,市场风格转换早已开始,他们一直坚守好赛道好公司好价格的选股体系,并避免高估值板块,主要布局业绩有保证的较低估值标的。

一些市场人士认为,随着“核心资产”的调整,资金将转向中盘和小盘股。对此,陈小平提醒投资者,在市场波动时,整体估值水平也需要下移。他强调,投资者应坚持选择质地优秀、估值和成长相匹配、未来能够长大的“小巨人”,在下跌的过程中逐渐布局。单纯预测市场风格的转换没有实战意义。

对于未来的市场走势,陈小平认为,“核心资产”的估值风险虽然经过调整得到一定程度的化解,但仍处于高位。持有“核心资产”的主流机构可能面临规模赎回的风险,对“核心资产”短期价格形成压力。但他也指出,优秀的公司最终会有底部出现,一些先知先觉的机构会在下跌过程中布局。目前,短期仍不是抄底的最佳时机,需要等待“核心资产”回归合理的估值范围。

市场在不断变化,投资者需要保持谨慎和理性,选择符合自己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的标的,并在市场波动中灵活调整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市场中稳健前行。

Copyright@2015-2025 www.xyhndec.cn 牛炒股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