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恐慌情绪蔓延A股
“极端走势的情况下,或可能出现第五次历史大底。”
摩根大通分析师、主管宏观量化和衍生品策略的Marko Kolanovic曾对现代市场的不稳定性这样描述,投资者心理对价格走势的影响将从“一定意义”上升到“显著影响”。
新型冠状病毒引发肺炎疫情的爆发后A50指数大跌、欧美股市全线大跌,无一不是在反应这一现象。
但即使是最老练的交易员,在近几周内也很难跟上最新的步伐。处在这样一个以头条新闻为导向的市场里,包含“冠状病毒”、“防护”、“感染”等关键词的大量新闻曝光,对人们的心理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美股的
自上周纽约报道第一个新型冠状病毒疑似病例起,即使收益率正在下降,市场仍然加速了国债的购买速度。
报道发布前后,10年期国债期货收益率一度跌至1.517%。随后不久美国公共卫生部门对该报道予以否认,紧接着《纽约时报》撤了稿子。
一则“谣言”所造成的巨大影响,被社交媒体时代的新闻机构——无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迅速传递给市场。
图表1 来源bloomberg
想想看,就在那些铺天盖地的新闻出现之前,美国30年期的国债收益率自去年10月以来跌至2%以下。
上周四,美元掉期息差在债市涨势中收窄,多头领涨,因为资金流入放大了这一走势。换句话说,凹凸流动又开始起作用了。这一切与去年8月的情况多么相似,追逐收益率下降的投资组合对冲者们似乎又放大了这一涨势。
野村证券分析师Charlie McElligott对此表示“抵押贷款投资组合和保险公司VA/固定资产年金的凸性相关资金流推动了低打击率资产接收方的持续需求,尽管目前的需求还不及去年3月和8月的凸性暴增时期。“
,Bloomberg也曾言及这一趋势美国国债市场的一个反复出现的特点是,收益率迅速下降,曲线趋平,释放出与凸性相关的力量,重新启动周期。
今年3月,互换市场出现了一波与凸性相关的大规模对冲,推动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达到201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这又一次放大了价格走势,推动收益率低于基本面所要求的水平。
如果你不明白收益率下降的部分原因(即使是很大一部分)是对经济增长、关税或新冠状病毒等基本面因素的担忧,那么你只能从表面上看问题。这可能会让你相信那些不一定是真的东西,我将它们称之为“假视觉”。
这并不是指我们看到的在2019年和上周四发生的就是不“真实”,只是说你至少应该意识到这些情况后,你就不会无知的决策。例如,看到的一段曲线转化和卖出你的标准普尔指数基金,因为反演预示着衰退。
这也是为什么我鼓励读者在阅读我的文章时保持警惕,而不是被那些在某些情况下不具备适当评估我的观点所需资金的人的数百条评论所吸引。如果你正确阅读了正文的内容,会注意到我建议的是过去的某个时候,美国国债收益率下降不应该依赖经济的指标,从而理性看跌风险资产,特别是如果你某天看见收益率“嗖的一声”暴跌的时候。
抛开这些,我想说的是,周五的美市确实带来了一系列黯淡的数据,增加了最初由冠状病毒扩散引发的增长。也就是说,上周五债券价格的上涨肯定是受到经济增长担忧的推动。
MNI的地区商业活动指标显示,1月制造业活动指数为42.9,为20年来第二糟糕。1月,与预期的48.2相差6个百分点。
芝加哥的指标是否可靠还有待商榷,问题是,在市场对冠状病毒爆发感到不安之际,该指标反映出来的事实破坏了全球经济刚刚出现的反弹。
国内的PMIs数据在夜间显示良好(服务业数据良好),但官方披露的制造业读数为50.0,较前两个月有所放缓。这意味着,我国的工厂甚至在感受到病毒的全面影响之前,就已经处于收缩的边缘。
然后,在欧洲时段,欧洲第四季度GDP数据显示,法国和意大利经济出人意料地萎缩,欧元区整体经济增速降至201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所有这些都导致了一种极其不稳定的局面,从这个意义上说,芝加哥采购指数(PMI)只是一根点燃的火柴掉在干柴上。
图表2 来源Heisenberg
阻隔被“传染”恐慌
那么我们将目光拉回到A股,庚子年按自己既有策略行事,这是由衷的忠告。
目前许多人都在希望延市,但延到何时是尽头?倒不如倡导停发新股或者免除印花税来得实在。
极端走势的情况下,或可能出现A股第五次历史大底。
恐惧自我强化的逻辑是如果你传播恐惧,看起来你似乎对事物有深刻的认知;反之如果你很平静,外人会觉得你看起来很无知一样。
目前我已经不再清楚市场参与者是在为担忧定价,还是在为一个日益可怕的故事定价,继而利用由此导致的抛售行为,并在一个自我灌输的疯狂循环中为同样的逻辑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