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入局,生物医药产业新篇章:2025年的机遇与挑战
【标题】:《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生物医药领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记者韩利明报道,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旨在构建更加科学高效的投资基金管理体系。这一重要文件的出台,对于生物医药领域来说,意味着新的发展机遇。
自“中关村创业投资引导资金”设立以来,我国投资基金的发展已历经20余年。作为市场活水,投资基金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生物医药领域,投资基金已成为推动这一领域发展的重要力量。
清科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尽管当前生物医药领域投资金额和投资案例数量均有所下滑,但背后国资参与频繁,为这一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基础。在此背景下,《指导意见》的出台将进一步推动投资基金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发展。
盛力投资副总经理刘宏认为,虽然现阶段生物医药领域的投融资环境不佳,但端在出资方面仍有大量供给。他强调,投资基金将更精准地投向生物医药前沿技术研发、创新药研发、高端医疗器械研发等关键环节,以及罕见病药物研发等市场动力不足的领域。
上海国创生命健康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佟艳辉也表示,《指导意见》强调基金要聚焦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市场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薄弱环节。他认为,投资基金将继续支持生物医药领域的发展,特别是在创新药研发、高端医疗器械、合成生物学等方面。国资通过并购整合,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链的优化升级。
近年来,国资与生物医药产业的联结愈发紧密。据动脉橙数据库不完全统计,医疗领域由国资直接参与投资的事件数逐年增加。刘宏观察总结了国资布局生物医药领域的四大特点:地域侧重明显、投资方向多元、融合新兴技术以及中药领域的投资热点。
随着各地对生物医药领域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国资成立。但业内也有声音担忧,目前中国超40个一二线城市将生物医药列为战略新兴产业,是否存在盲目跟随导致浪费?对此,刘宏认为,我国生物医药领域价值重大,涉及基因、脑机接口等前沿领域,关乎国家安全,因此的大力支持和投入是必要的。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出台将进一步推动生物医药领域的发展。在的大力支持和投入下,生物医药领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在国资主导的背景下,生物医药产业正经历着深度变革,迈向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为了长远的发展,短期的饱和攻击虽会带来一定的浪费,但从长远看,这是追赶国际大药企的必经之路。这种战略投资,不仅将加速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升级,更将在实质上实现医保控费的目标。
回顾历史,我国产业的发展往往与地方集中投资息息相关,如90年代的家电产业。如今,生物医药领域得到国资的大力扶持,这也与我国一贯的经济发展理念相契合。刘宏强调,生物医药细分领域众多,并非所有地区都适合大力发展,其集群效应显著。
针对投资基金在热门赛道扎堆的问题,《指导意见》提出了多项创新策略。优化产业投资类基金功能、鼓励国家级基金与地方基金联动,可避免盲目跟风与同质化竞争。引导基金根据各地生物医药产业特色和优势进行差异化布局,集中资源支持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项目和企业。这不仅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还扩大了资金规模和杠杆效应,推动了生物医药产业的区域协同发展。
生物医药领域一直遵循“双十定律”,即新药研发周期长、成本高。针对这一特点,刘宏建议合理设置基金周期。例如上海近期发布的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其中生物医药母基金规模为215.01亿元,基金期限长达15年,为生物医药企业在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过程中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支持。
耐心资本的介入,使得生物医药企业在研发过程中能够更加专注于长期技术发展,提高科技创新的成功概率和成果应用转化效率。佟艳辉补充说,《指导意见》还提出了合理确定投资基金存续期,发挥基金的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作用,积极引导长期资本出资。
生物医药研发风险高,基金管理人往往因担忧责任而不敢投、不敢退。建立健全容错机制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指导意见》明确侧重长期考核和整体评价,鼓励建立容错机制,消除基金管理人的后顾之忧,促进其更敢于对生物医药创新项目进行投资和管理。
但容错机制的有效落地仍面临挑战。佟艳辉解释,容错不等于放松管理,如何在鼓励创新与防范国有资产流失间找到平衡是关键。有效实施还需一系列配套制度的支持,如风险评估体系、尽职调查与决策程序等。
各地正在积极推进容错机制的建设。例如,成都高新区发布了全生命周期投资基金运营体系,明确了对各类投资基金亏损的容忍尺度。河南省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实施方案也提出了免责情形。业内人士认为,这些举措反映了对退出的迫切需求。受多种因素影响,生物医药企业通过IPO退出难度增加,但《指导意见》的推出规范了基金退出管理、拓宽了退出渠道,为生物医药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提供了重要支持。
国资在生物医药产业的投入正在逐步增加,各项政策的推出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随着政策和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国有创投和引导基金的激励与尽职免责机制将展现更大的潜力,为中国创新经济的腾飞注入新的活力。随着投资基金在生物医药领域的深入投入,一系列成果已经显现。通过股权转让、并购、上市等退出方式,不仅实现了资金的有效循环利用,使得基金可以继续支持其他创新项目,还为技术经理人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操作空间和明确的预期,进而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生物医药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
为了更有效地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除了完善基金周期、容错机制及退出渠道,国资的考核机制同样需要优化调整。当前的年度考核方式,过度关注短期利润或项目情况,使得国资更倾向于以母基金投资来规避风险。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精准筛选出优质的市场化投资机构,是其中的一大难点。
招商与投资的关系也需要得到重新审视。招商结果往往与国资考核挂钩,这可能导致投资动作变形,并非最优的行业发展策略。减少招商对投资决策的干扰,优化制度设计,是国资应当关注的重点。
与此国内各大药企纷纷投资建立CVC(企业风险投资)已成为一种趋势。特别是在2024年,围绕高价值创新技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众多企业积极参与其中。例如,通用技术生命健康产业股权基金、复星医药等设立的生物医药产业基金,旨在投资生命健康领域的高成长性企业。
相较于传统VC,CVC更多的是围绕重大战略及企业业务本身进行布局。制药企业凭借多年的政策转向与市场发展经验,对行业动态与趋势有着更深刻的认知。CVC基金在投资后管理方面,能为被投企业输送人才、传递企业管理运营理念等,这对于生物医药行业来说至关重要。
合规产业是CVC发展的基础。佟艳辉强调,上市公司和私募基金均属于被强监管的对象。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合法合规应放在首要位置。包括激励约束机制、运行机制、全过程监督管理、规范化的审批机制、政策联动协作、科学规范基金设立等各个方面。
投资基金和CVC的发展,为生物医药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优化考核机制和调整招商与投资关系,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可以更好地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为更多创新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促进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
配资炒股
- 科创板、创业板股票代码多少?两个板块有何区别?
- 筹码背离时的趋势反转形态
- 600503股票行情
- 哪家证券公司交易ETF佣金最低-
- 中岩大地(003001.SZ)2024年第四季度新签订单金额4.58亿元
- 000698 今日股票行情查询,000612 今日股票行情查询
- 沪指为什么冲高回落?散户炒股赚钱概率多大?
- 600614 股吧
- 胜宏科技关于2024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修订稿)披露
- 海博思创(688411)新增【储能】概念
- 股票最新交易规则大全!附交易技巧和注意事项!
- 国内最好的期货量化软件是哪一家?我要做期货量化交易
- 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
- 川润股份重组最新消息
- 哪位老师可以详细说下,中国期货交易怎么开户?
- 天晟新材(300169.SZ)名下位于常州市房产将被征收 补偿款合计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