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牛共舞的经验和教训-炒股经验
主持人:
回首2006年,股市如牛,上证指数从年初的1161点一跃至年末的2675点,涨幅高达惊人的130%,许多股票纷纷创下新高。大多数投资者并未在这场大势中分得一杯羹。据统计,仅有5%的投资者收益超过100%,而大部分投资者的年收益不足一半,更有相当一部分陷入亏损。对于投资者来说,岁末年初之际,总结经验教训,以待来年再战尤为重要。
读者王治国:
谈到炒股,人们常告诫不要贪心。但今年我最大的后悔就是没有足够贪心。我持有的几只股票,上半年虽然每只都赚了一、二成利润,但我见好就收,选择了卖出并专注打新股。出乎我意料的是,我卖出的股票后续都翻了不止一倍。我意识到,在牛市炒股,我们要学会追逐翻倍的机会,“捂股不动”有时也是一种策略。即使行情看似见顶,只要持有优质股票,依然有可能获取可观的利润。
读者张雪儿:
说到“捂股不动”,我深有体会。我手中持有几只股票长期被套牢,一直舍不得止损。今年股市如此繁荣,我期望通过捂股等待解套。我所持有的股票并非大盘蓝筹股,导致股指上涨时,我的股票却原地踏步。这一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捂股的前提是要选好股。在牛市中,不是所有股票都会上涨。必须对个股进行深入分析,判断其增长潜力。盲目捂股可能会错过分享牛市红利的机会。
读者李志超:
我发现牛市中不赚钱的投资者普遍存在一个误区:总想逃顶。这往往源于过去熊市留下的心理阴影。在牛市中,上升的概率远大于下跌,真正的顶部往往只有一次,而阶段性底部则多次出现。获利的关键在于寻找底部,而非逃顶。每次调整都是介入的良机,而所谓的顶部更多是换股的时机。
读者禹海波:
今年我的总体收益虽不错,但仍有提升空间。问题出在我缺乏耐心,习惯于短线操作。这种策略让我在牛市中错过了许多盈利机会。后来,我转变思路,采取中长线策略,耐心持股,取得了显著成果。
读者蒋艳荣:
年初时,我将资金一分为二,一部分自行炒作,另一部分购买证券投资基金。为降低风险,我选择了专家理财。一年下来,自行炒作的资金增值了60%,而基金收益却不足10%。我深感不解并产生了后悔之情。明年我打算更多地自己炒股。
读者柳骏麟:
今年我的收益成功跑赢了大势。我的策略是“选好股票、买对时机,耐心持有”。我注重从基本面选股,但并非立即买进。牛市中存在“强者恒强”的规律。一旦确认股票具有持续增长潜力且走势强劲,我会果断跟进并坚定持有。这种策略让我取得了丰厚的收益。
读者孙新翼:
胡筱春先生,作为中国股市的第一代老股民,历经了多次牛市洗礼,总结出宝贵的经验。他观察到,在牛市中,大盘有一种明显的规律:牛市总会掀起新高,不断突破以往的极限。这背后的逻辑清晰明了:只有实力雄厚的主流资金敢于如此操作,意味着个股的创新高代表着市场的真实力量与上涨的动力。这样的股票往往意味着以前的套牢盘已经被全面解放,新的股价上涨空间广阔。
在胡先生的投资理念中,选择个股的核心原则就是在牛市买入那些能掀起新高的股票。这些“掀顶”股无疑是市场的明星,它们代表着未来的上涨趋势。以胡先生年初买入的招商银行为例,盈利已经接近两倍,这正是他坚持选择“掀顶”股带来的丰厚回报。
胡先生强调,投资者在牛市中追涨需谨慎。不是所有成交量激增的个股都能持续上涨。真正的投资机会在于分析增量资金的四个方面:资金的规模与实力、运作模式和水平,以及市场敏锐度。只有那些实力雄厚的主流资金参与的个股,才值得投资者追涨操作。
胡筱春先生的投资经验为投资者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在牛市中,选择那些能掀起新高的“掀顶”股,是实现投资回报的关键。而理性分析和谨慎决策,则是投资者在牛市中稳健盈利的重要基石。以上便是胡先生与牛共舞的经验分享,对于炒股爱好者来说,这无疑是一堂生动的投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