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润3.95亿,“清仓式”分红3.5亿,IPO终止!
标题:英特派撤回IPO申请,“清仓式”分红背后疑点重重
夜幕低垂,上交所的一则消息如涟漪般在资本市场引起阵阵波动。近日,英特派铂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英特派)与其保荐人华英证券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撤回发行上市申请。这一决定使得这家主要从事贵金属装备及相关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的公司,暂时告别了资本市场的舞台。究竟是何原因让这场备受瞩目的IPO终止?让我们一探究竟。
撤回发行上市申请的背后,是英派派铂业IPO之路的波折不断。据悉,在IPO申报前夕,公司突击进行了大规模的“清仓式”分红,金额高达约3.5亿元。令人费解的是,这三年间公司的累计净利润尚不足4亿元。如此大手笔的分红之后,公司拟融资近11亿元,其中约3亿元拟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监管层对此提出了质疑,要求公司详细披露大额现金分红的去向,以及相关的理财投资情况。
英特派的业务主要集中在贵金属装备和贵金属贸易两大板块,其中贵金属装备业务对营收的贡献度在持续上升。公司的客户和供应商集中度双高,主要依赖前五大客户(或供应商),这也引发了市场对公司业务稳定性的担忧。
更为引人注目的是,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一些关于“卡脖子”技术和“第一梯队”的表述。上交所对此提出了问询,要求公司明确这些表述的认定标准和依据,并说明相关研究报告的权威性和独立性。公司与彩虹股份等相关方的合作研发情况也引起了监管层的关注,监管要求公司明确核心技术是否依赖于与这些相关方的合作研发。这些问题的解决与否,无疑将成为英特派IPO之路的关键。
在这场IPO终止的背后,英特派未来的道路如何展开?监管层的问询和质疑是否会对其产生深远影响?这些问题都留给了市场无尽的思考。无疑,英特派的故事还未结束,未来的走向仍充满了变数。在这场资本市场的大戏中,英特派能否成功化解危机,重新走上正轨,让我们拭目以待。《电鳗快报》:英特派上市前的“清仓式”分红引人关注
近日,英特派在申报上市前进行了一次引人注目的“清仓式”分红,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这一问题也与国务院新“国九条”中专门提及的事项相吻合。
详细来看,公司在报告期三年内累计的净利润不足4亿元,仅为3.92亿元。在这三年期间,英特派每年都进行了现金分红,金额分别高达2.93亿元、3500万元和2340万元,合计达到了惊人的3.5亿元,占公司累计净利润的九成。
分红完成后,公司紧接着提交了IPO申请,并计划筹集近11亿元的资金。其中,3亿元将用于补充公司的流动资金,这一数额基本能够弥补之前的分红金额。
针对英派派的这一行为,上海证券交易所要求公司提供更多的信息。他们需要了解大额现金分红资金的具体去向,包括主要的资金流向和对应的理财投资详情。上交所还想知道这些理财投资的投向,是否存在直接或间接涉及公司客户、供应商、关联方的情形,并希望了解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这一事件无疑为市场带来不小的震动。英派派的这一举动是否出于正当的商业考虑,还是存在其他动机,有待进一步的观察和分析。我们期待公司能做出明确的回应,为投资者和公众提供一个透明的信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