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深调 北上资金大举进场
春节复盘后首个交易日,大盘展开了深幅调整。截至3日收盘,沪指报2746.61点,7.72%,盘中创近1年来新低;深成指报9779.67点,8.45%;创业板指报1795.77点,下跌6.85%。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针对假日休市后的开盘,各大机构于开市前密集发布研报,对疫情影响和冲击程度进行了预测,,对投资者提出了操作建议。参照非典时期带来的冲击,业内普遍预计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对A股市场或带来短期影响,但中长期向好趋势依旧不会改变。
3100多只个股跌停净流入182亿
数据统计显示,2月3日,沪深两市总市值59.28万亿元,较节前一个交易日收盘64.12万亿元的水平蒸发4.84万亿元,降幅7.55%。
盘面上,受疫情影响,病毒检测概念板块大幅领涨,板块内多只个股封死涨停板,口罩概念、抗流感、体外检测等相关概念股也取得较好的市场表现。与之相对应的是,大盘其余板块均出现大幅调整,就细分行业来看,中药、医用耗材、抗癌药物、医药电商、血液制品、医疗器械、医疗卫生、基因测序等医药行业相关概念股表现出较强的抗跌性,板块内涨跌互现。运输设备、仪器仪表、券商、其他金融、开采服务等板块出现全盘跌停的情况。个股方面,两市分歧明显,上涨个股仅163只,其中86只涨停,占比52.76%;下跌个股3533只,其中3126只跌停,占比88.48%。
值得关注的是,与A股市场投资者大面积抛售相比,入场大举抄底,2月3日累计净流入181.91亿元,其中,沪股通成交净买入135.92亿元,深股通成交净买入45.99亿元。金融投资报记者通过数据统计发现,181.91亿元的流入水平在2019年1月1日起的所有交易日中排名第二,仅次于2019年11月26日214.3亿元的单日流入水平。
技术面上,源达投顾指出,盘中日线级别KDJ和MACD指标均开口向下运行。60分钟KDJ进入超卖区,有向上拐头迹象。周一低开主要是近期疫情和外围走势对市场的冲击,预计后期市场大概率会持续弱势震荡为主。
财政货币政策托底降准降息均有可能
对市场出现的深幅调整该如何看待?后市行情又将如何演绎?
2月2日,证监会表示,2月3日股市开市是权衡各种因素的结果。对于开市后股市出现的异动,有关部门将保持高度警惕,坚持底线思维,出台和研究对冲工具,缓解市场恐慌情绪;有关方面正在研究恢复生产、稳定经济的政策措施,相信随着一系列政策措施陆续出台和落地,会对改善市场预期、防止非理性行为起到较好的作用。与此,在多家期货经营机构反映下,证监会决定自2月3日起暂停期货夜盘交易。
同日,央行公告称,为维护疫情防控特殊时期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和货币市场平稳运行,2020年2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将开展1.2万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投放资金,确保流动性充足供应,银行体系整体流动性比去年同期多9000亿元。
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事实上,各部委已就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出台一系列政策。财政部表示加大对疫情防控的财政资金支持,截至1月29日下午5点,各级财政累计下达疫情防控补助资金273亿元;国税总局表示,依法将2月份纳税申报期限延长至2月24日(其中湖北省2020年3月6日,原申报期限至2月17日)。
“针对疫情,各部委政策有充足应对。”中信证券最新研报指出,货币政策发力最快,当前集中在以定向信贷纾解微观主体困境,近期仍存在降准降息的可能,以稳定信心;财政政策主要聚焦于通过补贴快速支持疫情控制,精确减税降费助力受损行业休养生息。中信证券预计,后续政策的出发点还是托底与纾困,货币政策会尽早出台,财政政策会精准发力。
疫情冲击会有多大大盘跌幅或在10%左右
市场普遍认为,受疫情冲击,调整是必然,而疫情对A股市场的冲击程度究竟有多大?
摩根大通策略分析师在一份研报中表示,尽管在疫情改善前,股票可能会继续下跌,但以史为鉴,此类重大疫情仅导致股市平均下跌约4.7%,“过去股市由于类似担忧跌幅越大,之后的反弹幅度也就越大。”
金融投资报记者通过数据统计发现,在2003年非典疫情对经济冲击最大的二季度前后,沪指从4月至11月区间下跌19.3%,而自11月疫情基本解除到2004年4月,回弹幅度高达34.79%,创出期内小高峰。
“大盘会跌多少?”成为投资者普遍关心的话题。对此,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告诉金融投资报记者,从周边股市表现来看,香港股市、台湾股市、新加坡股市以及美国股市,都受到疫情影响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落,从恒生指数的跌幅来看,已经开始企稳回升,恒指累计下跌了10%,这可以为大家判断节后A股开盘之后的跌幅提供一个参考。与此,大盘如果跌10%的话,个股的分化会比较大,一些权重股、白马股的跌幅可能小于10%,一些绩差股和题材股可能跌幅会远大于10%。
中信证券预计,短期调整的压力来源于交易型外资、前期涨幅较大个股的浮盈盘卖出以及散户对前期收益丰厚的公募基金赎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