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大起大落折射监管艰难转型
1月19日,当股民还沉浸在牛市的兴奋中时,一盆冷水浇醒了许多人数月以来的牛市梦——早盘低开逾5%,券商板块全部封跌停板,盘中上证综指一度创下8.3%的巨量跌幅。这也是自2007年2月27日股市暴跌8.84%以来的历史第二大跌幅。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证监会宣布对多家券商处罚以整治融资融券业务,或许是引发大盘暴跌的“导火索”。
1月16日,证监会通报2014年四季度证券公司融资类业务现场检查情况,点名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国泰君安、招商证券等12家证券公司在两融业务中存在违规行为并公布行政监管措施。其中,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和国泰君安被处以暂停新开融资融券客户信用账户3个月的行政监管措施。
消息一出,反响巨大。“当时仍在交易时间的恒生综指期货大跌近2%,这无疑预示着下一个交易日的不平静。”徐高坦言。
徐高表示,股市发生如此震荡,也是监管层面不愿意看到的,证监会严查两融业务违规行为的本意,其实是想更有效地保护投资者。
在徐高看来,A股暴跌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券商集体被罚,这使前期主力板块遭遇杠杆资金出逃并形成利空。
不管原因如何,“1·19”A股暴跌都不是偶发事件。根据德银研报分析,A股是全球杠杆率最高的市场之一,A股保证金债务占流通市值比重高达7.8%。
“以往太高的杠杆,意味着有更多资金流向股市,并减弱了对实体经济的输血功能。”徐高表示,,受引导资金流向实体部门政策措施客观影响,A股表现不会太好。
就在隔天的20日,在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4年GDP同比增长7.4%的数据后,A股出现反弹,上涨4.74%——这是2009年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
“股市是否能持续走牛,根本上还在于对经济基本面的判断。”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张永军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监管层对多家券商进行处罚,意在督促券商合规经营,规范市场行为,不应过度解读。
对于A股未来走势,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表示,A股结束调整需要4个条件一是A/H的溢价指数从133回归到合理区段;二是两个月上扬1000点有些急,需要修复到合理位置;三是杠杆率也应回到合理水平;四是小股票、差股票、题材股、次新股、伪成长股的风险得到有效释放。
徐高表示,目前市场可能会出现融资盘踩踏行情,而券商股又是这轮行情的龙头,大资金可能会趁势减持券商股,以规避市场风险。大盘出现暴涨的可能性不大,将维持平稳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