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春寒”突现 监管预期调一调
[“竞价交易机制与做市商制度一样,有助于提升市场整体流动性,提升估值,有利于投资者交易效率的提升。”诸海滨称,近日成交有所萎缩的原因,可能包括监管层对市场的规范,以及相关制度落实低于预期的传闻]
时而碧空万里,时而扬尘飞絮。不过,比北京的天气更善变的是新三板的行情 .
4月7日,新三板挂牌公司股票成交52.29亿元,10天后的4月17日,日成交回落至11.39亿元。三板做市指数此前的疯涨行情在上周暂歇,4月14日还创下逾6%的跌幅。
“一部分投资人的离场导致股价下跌,股价短期的快速下跌与政策的不明朗使得投资人买入更加谨慎,从而导致交投活跃度下降。”北京基石创业投资总监白晓宁对《第一财经日报》称,投资人对相关政策可能会快速推出的预期,正从乐观变为偏悲观。
一边制度改革节奏放慢,另一边监管猛然加强。目前,证监会稽查执法部门已与股转系统就涉嫌违法违规的线索进行会商,证监会近期还将查处一批新三板违法违规案件。
竞价规则仍在制定
4月6日,股转系统内部讨论会传出消息,称当前竞价交易机制推出的条件尚不够成熟。近期股转系统业务部相关负责人在出席研讨活动时也表示,目前正在进行技术开发、相关配套规则制定工作,将根据市场发展情况在适当的时候推出来。
为何关注竞价机制推出?直观而言,因为竞价交易有利于直接提高交易活跃度、增加市场流动性,交易机制的完善可以提高新三板市场的吸引力。事实上,无论竞价、分层还是转板机制,与此前的做市商制度、市场指数一样,都会对市场流动性产生影响。
,选择更有可能成为未来竞价交易的股票、进入新三板“顶层”的公司,也成为当下资金抢筹的对象。押注于改革落地,是当前估值套利的基本逻辑。安信证券高级策略研究员诸海滨对《第一财经日报》分析称,从做市转让部分挂牌公司成交活跃、估值明显高于协议转让部分的情况来看,说明市场对竞价、分层和转板等投资逻辑较为认可。
“竞价交易机制与做市商制度一样,有助于提升市场整体流动性,提升挂牌公司估值,有利于投资者交易效率的提升。”诸海滨称,3月份以来,新三板市场成交量和成交额急剧攀升,与一季度大批新三板基金成立和新三板指数推出有关。近日成交有所萎缩的原因,则可能包括监管层对市场的规范,以及相关制度落实可能低于预期的传闻。
按照股转系统公司副总经理隋强的说法,竞价交易也需要在分层大系统中予以统筹考虑。市场分层是股转系统一个重要的制度安排,目前已经成立工作小组进行内部研究,年内有望落地。
白晓宁称,市场分层是能够吸引优质企业与投资人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如何科学合理地设定分层标准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而竞价交易制度的落实不仅需要分层系统的整体设计,还需要挂牌公司在股权分散度、股票流动性以及信披规范性等方面条件的满足。
分层机制推出也需要成熟的市场条件。诸海滨认为,分层管理的推进过程主要涉及分层具体标准、信息披露、投资者门槛降低、不同层级的风险管理标准等。目前面临的问题在于,挂牌公司股权不够分散、整个市场市值集中度较高、交易量和交易额集中度较高、净利润两极分化明显。
“这些问题都可以在新三板的发展过程中进行解决,若解决进度不达预期,那么可能会延缓分层进度,不利于留住优秀企业,不利于流动性的提升和估值水平的提高。”诸海滨称。
IPO注册制分流
对新三板而言,今年一个重大的制度冲击可能来自IPO注册制改革。诸海滨分析称,注册制的推进对新三板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机遇在于,新三板市场与交易所市场之间的转板机制将建立;挑战则在于,注册制推出后交易所市场会形成对新三板市场的牵引。
当交易所市场和新三板市场大门都向企业打开的时候,企业可能会做出不同选择。在白晓宁看来,新三板挂牌目前实质就是注册制,这也是新三板目前最大的差异性制度红利所在。如果主板、中小板、创业板都实施注册制,投资人结构又比新三板更为丰富,新三板目前的优势将会受到根本性冲击。
注册制改革正在推进,在4月20日至24日举行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将对证券法修改草案进行审议。由于《证券法》修订是注册制实施的前提,所以审议修订草案也意味着注册制实施不再遥远。
2014年年中,证监会公开表态称新股按月均衡发行,并提出了年内发行100家左右的计划。在目前市场环境较好的背景下,新股发行节奏依然有序释放。诸海滨认为,这些表明监管层对预期的管理格外重视,预计未来注册制的推进按计划进行,渐进式的改革可能性较大。
针对近来IPO过会率有所提高,白晓宁认为,这体现出现行的IPO审核标准在发生变化——即对企业投资价值与风险的判断更多地留给市场去评判。“无论从监管层所表达出的意愿还是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来看,注册制都应该并不遥远,但会有过渡过程。”
除了上述改革之外,近期还有一项政策可能会对市场产生较大影响。近期由于新三板市场行情火爆,企业挂牌意向猛增,“借壳”案例涌现。对这一现象,隋强也在近日作出澄清,称借壳传言是对市场的误导,目前新三板挂牌审核流程顺畅便捷,企业挂牌的综合成本很低,完全没有必要借壳。
挂牌“门槛”并非来自股转系统,而是来自券商 。券商选择为企业推荐挂牌,除了希望可以获得挂牌费用之外,更多地希望成为其做市商并为其做市,持续产生收入。对于做市条件较差的企业,券商会有所筛选。
不过,主办券商、做市商资格有望很快扩围。隋强4月9日表示,目前主办券商、做市商供给数量相对不足,证监会近期已发文扩大主办券商的范围,做市商数量扩容的制度空间已打开。“相关制度很快就会落地,这个预期是很稳定的,希望市场不要有太多的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