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融资10亿再IPO募资,三年亏27亿的正力新能闯关港股

炒股技巧 2025-01-07 16:24炒股技巧www.xyhndec.cn

【原标题重构】:刚融资十亿的正力新能,三年亏损近三十亿,如今冲刺港股市场

文章

近期,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正力新能)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申请登陆港股市场。这家动力电池制造商刚刚完成了十亿元的B轮融资,正力新能的背后是由“玻璃大王”曹德旺之妹曹芳控股。尽管获得了新的融资,正力新能面临的市场挑战仍然严峻。

据公开资料显示,正力新能专业从事锂离子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的研发和制造,可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在报告期内(2021年至2023年及2024年一季度),公司的动力电池业务毛利率偏低,产能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公司的收入高度依赖于前五大客户,且曾遭遇大客户取消订单的情况。

在过去的三年中,正力新能的经营状况呈现出增收不增利的情况,累计亏损超过27亿元。尽管公司在研发和创新方面投入巨大,但仍未能实现盈利。对此,公司解释称,大量的资金被投入到技术和产品开发以及扩大产能上,同时受到“历史产品组合和定价策略”“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公司连续亏损。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因素在2024年可能仍然存在,公司预计在短期内仍难以实现盈利。公司正在采取措施以期在2025年实现扭亏为盈。

尽管面临盈利压力,正力新能仍在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方面投入巨大。公司秉持多路径产品开发战略,覆盖陆海空互联全场景应用,并提交了大量的专利申请。行业技术持续发展和竞争激烈使得公司的盈利能力面临挑战。尤其是公司的动力电池业务毛利率偏低的问题更是对公司的盈利前景产生了负面影响。与行业龙头企业相比,正力新能的毛利率水平增长缓慢且存在较大的差距。

尽管面临这些挑战,正力新能依然坚持冲刺港股市场。此次IPO募资将主要用于产能扩张、智能制造设施和柔性生产线的建设、研发活动以及营运资金等其他一般公司用途。正力新能未来的业务前景仍然充满不确定性,其能否顺利扭亏为盈尚有待市场的验证。

从行业角度看,动力电池市场虽然增速显著,但竞争也异常激烈。中国动力电池市场高度集中,前十大制造商占据了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对于正力新能来说,要想在市场中立足并实现盈利,仍需面临诸多挑战。此次冲刺港股市场将是其面临的一次重要考验。正力新能是一家正在崛起的动力电池制造商,虽然产能规模较小,但在行业内已有一定的地位。截止到2023年,其动力电池装机量达到了5.4GWh,市场份额占到了1.39%,在中国动力电池制造商中排名第十。而在2024年上半年,其动力电池装车量已经攀升至3.24GWh,市场份额也增至1.61%。

正力新能坦诚地承认,其产能尚未形成规模效应。未来的增长和盈利能力将受到扩大产能能力的影响。扩大产能需要大量的资本化支出,这将导致大量的折旧和摊销,从而推高单位产品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正力新能在生产端和销售端都面临着挑战。除了产能较低之外,其在销售端也严重依赖主要客户,客户集中度偏高。其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一直在八成上下,而来自第一大客户的收入占比更高。

这种情况给正力新能带来了一次重大考验。2022年,由于客户X的业务运营发生重大不利变动以及由此导致的电池采购计划变更,取消了订单,导致正力新能三元电池的销量及销售收入锐减。这一事件使得正力新能的亏损额从2021年的4.02亿元飙升至2022年的17.20亿元。

依赖大客户使得正力新能在交易中难以获得更多的话语权,也使得货款收回的难度加大。与此正力新能的应收款项也出现了巨幅增长。

尽管面临这些挑战,但正力新能刚刚完成了10亿元的融资,这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从股权结构来看,曹芳和陈继程是正力新能的重要人物。二人都曾就职于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共同创办了新中源创投及正力投资。他们与正力咨询、正力投资等其他股东一起,为正力新能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后盾。

公开资料显示,正力新能已经完成了几轮融资。最新一轮的B轮融资以10亿元的总代价认购共约1.31亿股股份,这标志着该公司正在走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未来的挑战,正力新能将如何扩大产能、提高销售、降低成本等方面做出努力,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Copyright@2015-2025 www.xyhndec.cn 牛炒股 版权所有